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消费维权

提醒!买“滞留快递盲盒”可能上当,还违法!

时间:2023-11-23 11:20:3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物超所值”?

“抢到就是赚到”?

由于兼具了开盲盒的刺激感

和“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诱惑力

所谓的“快递滞留件盲盒”

成为当下一种网红商品

然而

快递滞留件盲盒到底能不能买?

又是否真的能物超所值呢?

11月23日
江苏省消保委针对这一现象发声

  搜索“快递盲盒”“滞留件盲盒”等关键词,各个电商平台都会跳出很多“白菜价”“紧急处理”快递滞留件盲盒的商家。有的滞留件按斤处理,也有的以“麻袋”为单位销售,但无一例外,每家店的商品图封面上都有大字标明“稳赚不赔”,“抢到就是赚到”“快来捡漏”等字样。

  随意点进一家店铺,可以看到这些所谓的快递滞留盲盒有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价格可选,而根据每家店铺小到几十,大到一万多的成交量来看,有不少消费者抱着“赌一把”的心态下了单。

江苏省消保委工作人员发现

随手点进一个商品

评论区内零差评

几乎全是“溢美之词”

不少人表示“大惊喜”

开出手机“赚了”

早知道多买一件了
……

难道快递滞留件盲盒
真的“物超所值”吗?
然而江苏省消保委工作人员
却发现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
分享了自己的被坑经历

  其中一位消费者称自己购买的20余元的滞留件盲盒里基本全是“牙签”“棉签”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值20元。

  该分享贴下有评论称自己也拍了这家店的产品,这位网友观察到这家店“每次开2天,然后关一阵子,等不能评价的时候又开启。里面都是刷评价”。

  前不久,记者调查发现,有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125元的10斤盲盒里都是一些门把手、小奶瓶等小物件“几乎没有什么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买的298元20斤的盲盒中“很多商品连说明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打着滞留快递旗号销售‘三无’产品”。

那么
快递滞留件盲盒到底能不能买?
又是否真的物超所值呢?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

  首先,如果商家售卖的确为他人的快递滞留件,是不合法的。国务院2019年3月发布的《快递暂行条例》明令禁止“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损、倒卖”他人快件,有上述行为的或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甚至构成犯罪。经营者违反该条规定的也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等处罚。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五条也明确规定“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其次,滞留件盲盒套路多,上当容易,捡漏难。事实上不少商家将廉价批发来的小商品分装进不同快递专用盒,通过“精心”包装后,打上“海外原单”的标语,“李鬼”摇身变“李逵”。接下来,在商品评论区安排“低价开出数码产品”等表示“物超所值”“大惊喜”的“买家秀”,营造出“买到就是赚到”的假象。消费者拆开盲盒有惊无喜,不仅没“捡漏”反而“上当”。
  消保委呼吁

  快递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对快递运输营业网点及人员的监管,严厉打击贩卖快递盲盒行为。

  电商平台应及时清理平台内贩卖快递盲盒的商家,整顿打着“海外原单”快递盲盒的噱头贩卖廉价地摊小商品的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消保委提醒

  经营者需合法经营,多些真诚,少些套路,才能行稳致远。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识别套路和骗局,切忌贪小便宜,最终吃亏上当。如遇线上线下售卖快递滞留件造成自己权益受损的,及时投诉举报,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