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时间:2025-11-05 10:37:28 来源:新华网

  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顺应的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11月4日,在欢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各国贵宾时的致辞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大国要率先示范,主要经济体要以身作则,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作为,通过共同开放、共担责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11月5日,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2022年11月4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将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中国将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年前,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2年11月4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2023年11月5日,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2021年11月4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