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消费维权

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着力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时间:2021-05-21 16:27:36 来源:郑州市卫生健康委

  郑州市作为拥有1260万常住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省会城市、物流人流口岸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推进大规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切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链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截至5月20日24时,全市新冠疫苗累计243万人、313.21万剂次。自5月6日大规模接种以来,累计接种163.15万剂次,第一剂次接种完成率48.2%,接种进度不断加快。全市单日接种能力达到35.56万剂次,接种能力稳步提升。

  高站位统筹谋划。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最新要求,结合实际,郑州市确定6月5日前完成504万人第一剂次接种、6月26日前完成504万人第二剂次接种的工作目标。徐立毅书记和侯红市长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安排部署,建立“市、县、乡”三级疫苗接种工作专班以及“属地+行业”双管机制,按照“两管四不漏”工作原则,细分接种目标任务。建立疫苗动态监测调配机制,科学准确调配疫苗。实行日通报、周讲评工作制度,组建3个专项督导组拉网式督导检查、将疫苗接种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市)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全市形成专班对接、上下联动、全域高效的疫苗接种工作推进格局。

  高标准提升能力。接种能力大提升。扩容接种单位275个、增设临时接种点151个,组建流动接种单元533个,培训接种医务人员1.6万余人,全市共设立接种台2883个,配备接种人员7760人,医疗救治人员1909人。转储能力有保证。通过扩容、购置、租赁等方式配置疫苗存储冷库42个、疫苗冷链转运车辆64台,公安和疾控部门共同打造“疫苗转运绿色通道”,保证疫苗转运全天候绿色通行。接种服务暖人心。提供外籍人士定点接种服务,实行港澳台同胞均等化接种政策;接种点设置标识牌、规划引导区,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接种绿色通道;留观区播放红色微电影,缓解受种群众紧张情绪,减少心因性反应。

  高频度宣传发动。用活媒体宣传。通过微信、抖音等方式每天发布“防疫公告牌”,推送健康科普信息及公益广告19万余篇。利用市卫健委官方微信不间断推送疫苗接种等健康知识;在学习强国郑州平台开设“健康科普”专栏,上传疫苗接种健康科普文章、音频240篇。惠济区“我已接种,请您放心”宣传短视频播放8万余次,助推接种宣传。用好活动科普。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宣传活动,印制宣传海报80余万份、宣传手册280余万份,悬挂横幅5万余条。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走进直播间”、开展“疫苗接种知识答题送红包”等活动科普疫苗接种知识,解读政策规定,回应群众关切。用活榜样带动。遴选先进典型事迹案例和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市宣传推广,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号召全市党员干部以“排头兵”的定位带头接种疫苗,树立群众疫苗接种信心。

  高效率信息支撑。上线“新冠病毒疫苗预约接种系统”链接全市所有接种单元,绘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地图”;开发“扫码完善登记信息”功能,缩短个人登记时间至20秒;上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功能,实现接种凭证电子化;各区县(市)通过疫苗全流程扫码,向疫苗电子追溯平台和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报告规定信息,做到疫苗数据全过程可追溯;通过郑州政务平台提前三天发送信息提醒受种人员进行第二剂次接种。

  高水平安全保障。规范接种流程。走实“预检、健康询问和知情告知、登记、候种、接种、留观”现场接种步骤,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要求,消除人为风险。强化医疗保障。制定新冠疫苗安全应急预案,所有接种点全部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对口医疗救治保障机制;配足配齐救治设备和急救药品,120救护车值守待命;抽调急诊、重症等518位专家组建17个接种异常反应专家组,开展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指导。全流程严格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全过程、全领域对新冠疫苗流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疫苗的质量安全。严密现场保障。在接种点外围设置民警、城管、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或单位工作人员和若干志愿者组成现场保障队伍,确保接种外围环境安全有序。

  (李泊龙)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