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将升任行长 六大行中邮储、中行行长尚"空悬"
1月28日记者从行业人士处获悉,今日上午,工商银行内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宣布该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廖林出任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按照惯例,这一职务通常由行长兼任。这意味着经过相关程序后,廖林有望成为该行的新一任行长。
工商银行原行长谷澍于今年1月初辞任。1月中旬,就曾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将接任该行行长一职。上述人士称:"月中已接受考察,很快将正式宣布。"
新年伊始,国有大行高层频频出现重要高管人事变动。记者梳理发现,经过年初的这一轮调动之后,目前国有六大行中,尚有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的行长职位"空悬"。
建行出身,空降工行仅一年多
与从工商银行内部成长起来的谷澍不同,廖林来到工商银行任职至今不过一年多时间。此前廖林的工作经历主要在建设银行。
生于1966年2月的廖林现年55岁,在建设银行系统任职达30年,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建行人"。个人履历显示,廖林于1989年7月开始进入建设银行工作,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朝阳支行行长。此后历任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副行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行长、湖北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2017年3月,廖林进入建设银行总行工作,任首席风险官。2018年9月,廖林建设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获批同时兼任该行首席风险官直至2019年5月。2019年11月22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动,廖林已辞去建行副行长的职务。
廖林辞任后的同一日工商银行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廖林先生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的议案》。廖林空降工商银行出任副行长约半年后,2020年4月29日,工商银行官网公告,廖林兼任该行首席风险官。2020年7月起任该行执行董事。
2021年1月28日,工商银行内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宣布廖林任该行党委副书记。按照惯例,这一职务通常由行长兼任。这意味着经过相关程序后,廖林将成为该行的新一任行长。
廖林来到工商银行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但也经常公开发声。2020年8月31日,工商银行2020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公布后,廖林在该银行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了多个市场关注的问题。廖林表示,2020年的疫情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提供了一次实战性、真实情景下的压力测试,工行资产质量指标总体可控,核心指标有升有降、有喜有忧。今年1月22日,廖林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介绍了工商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并针对深化推进绿色金融战略提出几点思考。其建议,参考国际经验,中小银行可以尝试以项目小组形式,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规划,落实信贷指引、信贷营销、信贷审批等一系列职能。
据行业人士介绍,廖林在工商银行任职期间,主要负责领域即信贷管理、风险管理、授信审批、内控合规等。
6家国有大行仍缺2个行长
近年来,工商银行高管人员变动频繁,随着多位副行长的辞任,这一职位人员"凋零",甚至曾出现仅有一位副行长的尴尬局面。
2019年9月,工商银行原副行长谭炯调任贵州省副省长,该行仅剩胡浩一位副行长,廖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2019年11月空降至工商银行。不久,随着2020年2月胡浩离职,工商银行又再度出现仅一位副行长的情况。
所幸去年工商银行从内部提拔等途径补位了多位副行长。2020年4月、7月、10月,王景武、张文武、徐守本工商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相继获银保监会核准。另2020年11月,有消息称,工商银行国际部总经理张伟武将任该行副行长,其任职资格尚需要银保监会审核。
工商银行"一正五副"的高管架构即将有望正式补齐,不想2021年伊始,该行行长一职又出现人事变动。工商银行1月5日公告,因工作变动,谷澍辞去该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很快关于谷澍的去向就有了官宣。1月7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年满63岁的周慕冰正式卸任农业银行董事长一职。董事会决议选举谷澍为该行董事长。
据悉,谷澍辞任后,一直是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代为履行该行行长职责。1月中旬,记者获悉,廖林预备提拔为谷澍的"接棒人",已经接受了考察。"新的变动将很快公布。"彼时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记者梳理发现,值此岁末年初之际,国有大行中行长职位发生更替的不止工商银行。
2020年11月,刘桂平辞去了建设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出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接替其的是原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王江。记者获悉,1月19日,建设银行召开全体大会,中央组织部干部在会上宣布,王江出任建行党委副书记,拟任副董事长、行长。
1月4日,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郭新双的辞职报告,郭新双因工作调动,辞去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据悉,郭新双已履新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邮储银行新任行长人选尚不可知。
即目前,国有六大行中,尚有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的行长职位"空悬"。
对于近期国有大行主要高管的频繁变动,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大行高管之间调动是常规现象,包括平级调动、提拔升迁等。集中出现人员调整可能是监管部门的安排,以及考虑到现任高管的年龄问题,可能是某一批人员相继达到了退休年龄而集中出现干部接替。"定期的调动让高管人员在不同机构的不同岗位上锻炼,是有利于干部的经验积累和成长的。"
(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丰凤鸣)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