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消费维权

银行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个贷批量不良转让试水 用定增甩不良包袱

时间:2021-01-14 10:22:47 来源:新华融媒

  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丰凤鸣 报道

  备受行业关注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工作有了最新进展。记者从多方核实到,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批复同意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试点开展单户对公和个人批量不良资产转让。

  不过,对比去年6月下发的征求意见稿,《通知》明确拟试点的个人批量不良资产转让范围为个人消费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和个人经营类不良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不包含在内。

  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增速明显,与此同时,补充资本也成为银行的迫切任务。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银行在通过定向增发补充资本的同时也搭售一定的不良贷款,俨然成为银行化解不良的另一种新渠道。今年开年以来,证监会网站披露湖南东安农商行、广西陆川农商行等共4家农商行的定向发行说明书。可以看到,4家银行均表示,认购方在认购新股份同时,需另行支付0.2/股至1元/股不等用于购买不良资产。

  行业人士表示,在日常经营中,不良资产处置和补充资本等方式是银行一般化解风险、维持经营稳定性的主要措施。随着此前监管发布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到期,2021年银行不良滋生的压力依然不小。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试点等新渠道必将拓宽不良贷款的处置路径,为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更多选择。

  新规落地,个人住房贷款未纳入试点范畴

  随着近些年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以及疫情的影响,个贷不良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业内"估计已突破万亿"。而根据此前规定,个贷不良资产不得批量转让给AMC机构,基本上依靠机构自身清收或个人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ABS)发行等,压力很大。

  2020年6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目前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还在研究和准备中,后续待开展一段时间,经验成熟后,会逐步放宽试点范围。"

  彼时,记者获悉,监管部门已向相关机构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拟放开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试点。

  《意见稿》显示,参与试点的个人贷款范围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性贷款。参与试点的银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试点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机构包括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符合条件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半年后,该政策的最终版本于近日面世。记者从多方核实到,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有机构表示已经收到上述文件。

  记者获得的相关文件显示,本次试点的不良贷款包括单户对公不良贷款、批量个人不良贷款。银行可以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受让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银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批量受让个人不良贷款不受区域限制。

  记者注意到,参与此次试点的个人贷款范围为已经纳入不良贷款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这和此前《意见稿》的试点范围相比有所收缩。

  文件中监管的态度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抵(质)押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等抵(质)押物清晰的个人贷款,应当以银行自行清收为主,原则上不纳入对外批量转让范围。

  对此,行业人士表示,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新政策,将对行业不良处置现状影响深远。"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放开,不良资产处置加快,盘活存量贷款,是商业银行增加信贷供给的重要方式。"行业人士表示,但从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及加大涉房贷款违规处罚力度等措施来看,监管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从而防范金融体系对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这一点来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未纳入此次试点也合情合理。

  处置渠道拓宽,通过定增"搭售"不良资产

  在日常经营中,不良资产处置和补充资本等方式是银行一般化解风险、维持经营稳定性的主要措施。上述新规有利于疏通不良资产核销、批量转让及抵债资产处置等政策堵点,让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方式有了更多选择。

  据了解,近年来,银行信贷规模迅速扩张,不良资产风险日渐累积,最终在2020年以来疫情的影响下逐渐抬头。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86亿元;不良贷款率1.91%,上升0.05个百分点。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6%,较上季末增加0.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不良贷款率呈现逐季攀升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来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明显在提速。其中记者注意到,一些银行在定增补充资本的同时还计划"搭售"部分不良资产,试图通过这种创新路径甩掉一部分不良"包袱"。

  例如,2020年7月24日,证监会网站公布的宜宾市商业银行的定向发行说明书显示,宜宾市商业银行本次发行数量预计为14.37亿股,拟募集资金额度为14.37亿元。说明书还显示,认购人在认购新股份同时,需另行支付1.8元/股用于处置宜宾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据显示,近年来宜宾市商业银行不良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为2.36%。定向发行书表示,本次宜宾市商业银行增股,一是为了化解风险,处置不良;二是是为了增强宜宾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

  类似宜宾市商业银行这样处置不良的银行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就在近日,又有4家农商行在定增的同时表示将搭售一定的不良贷款。

  1月8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湖南东安农商行、湖南沅陵农商行、广西陆川农商行、广东揭阳农商行的定向发行说明书。记者梳理发现,湖南东安农商行拟发行1.5亿股,募资总额为3亿元。认购方在认购新股份同时,需另行支付1元/股用于购买不良资产;湖南沅陵农商行发行1.20亿股,募资金额为2.40亿元。认购方在认购新股份同时,需另行支付1元/股用于购买不良资产;广西陆川农商行拟发行2亿股,募资总额为2.40亿元。投资者认购新股的同时需另行出资0.2元/股用于购买不良贷款本金及利息;广东揭阳农商行拟发行2.90亿股,募资总额为2.9亿元。认购者需另行支付4.4631元/股用于自愿出资购买该公司不良资产和抵债资产作为底层资产设立的财产信托受益权。

  可以看到,上述提出在定增中"搭售"不良贷款的均是地方农商行,且从资产质量来看,均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上述4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远高于5%的监管标准。截至2020年9月末,东安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9.10%,此次定增完成后,这一数据预计将降至4.85%;沅陵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7.84%,此次定增完成后,这一数据将降为2.89%;揭阳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7.26%,此次定增完成后,这一数据将降为1.74%;陆川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6.88%,发行说明书表示,本次定向募股将有助于尽快化解存量不良贷款,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资本净额,确保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达到监管标准。

  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风险尚未完全暴露,今年3月底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或将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扰动。中小银行2021年半年报、三季度报、年报可能不太"好看"。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本补充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除上述措施之外,部分中小银行还可能通过改革重组引入外部资金化解不良资产。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