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以“同课异构”为抓手 探索国通语教学新路径

时间:2025-10-28 14:54:53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提到大诗人白居易,大家会想到什么?对他笔下的风景还有印象吗?”10月27日,通辽市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中心学校的教室里暖意融融,琅琅书声与热烈讨论声此起彼伏,一场聚焦统编语文教材的教研活动拉开帷幕。

  来自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三小学、常胜镇中心学校、朝鲁吐镇中心学校、沙日塔拉中心学校以及巴彦毛都苏木中心学校的20余位业务领导与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以“同课异构”为抓手,共同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

  课堂上,师生互动频频,思维的火花在此碰撞。两位授课教师立足自身教学风格,呈现了各具特色、同样精彩的两节语文课。巴彦毛都苏木中心学校的萨如拉老师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她借助多媒体展示夕阳映照江面的实景图片,将视觉体验与文本品读相结合,帮助学生直观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细腻意境。

  朝鲁吐镇中心学校的美丽老师则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系统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诗意的实用技巧,推动古诗学习由被动聆听转向主动解读。她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高效理解《暮江吟》,更使他们获得了可迁移的古诗解读能力。在课堂练习环节,多名学生已能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分析诗句含义,教学成效显著。

  两节公开课结束后,活动进入评课议课环节。各校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目标达成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既肯定了教学亮点,也探讨了优化方向。“萨如拉老师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读进诗中;美丽老师的方法非常实用,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为古诗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甘旗卡镇第三小学的于颖老师在发言中表示,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解决了古诗教学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据了解,科左后旗各学校常态化开展校际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同课异构”“送教下乡”“同城走教”等形式,打破校际壁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此次五校联合教研,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深化了统编教材教学策略的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 薛一群 实习生 刘宏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