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明

68年,乌兰牧骑的执着奔赴

时间:2025-11-21 17:33:33 来源:正北方网

  在内蒙古档案馆

  收藏着一张泛黄的手绘地图

  这是当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

  手绘的《全旗演出地点图》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

  他们的演出地点

  乌兰牧骑循着这张地图

  把承诺践行在

  内蒙古大地

  第一支乌兰牧骑

  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

  9名队员靠一辆马车

  拉着全部家当奔波在草原上

  没电

  就做简易油灯

  没舞台

  就把马车车厢清扫干净当台面

  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

  迎风雪 冒寒暑

  以天为幕布 以地为舞台

  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

  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那时的队员们

  既是演员

  也是保健员理发员

  演出结束

  给牧民讲政策

  帮牧民剪羊毛

  蒙古包的奶茶香

  伴着乐器声飘向远方

  有队员记得

  早年去敬老院演出

  一位残障老人没有腿

  竟双手撑地爬过远路赶来观看

  这份期盼

  让大家更懂肩上的责任

  如今

  马车换成流动舞台车

  面对演出邀约

  风雨无阻

  时代在变

  乌兰牧骑的舞台也在拓展

  从2025年5月开始

  “北疆文化神州行——

  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

  陆续展开

  12支队伍走进北京 天津 重庆

  成都 武汉等20余个省市

  演出165场

  乌兰牧骑的演出从未间断

  老队员说

  舞台可以变大

  心却不能离牧民变远

  有牧民感慨

  乌兰牧骑一来

  远在城里的子女都会赶回家

  68年过去

  油灯换成专业灯光

  马车换成全国各地大舞台

  但乌兰牧骑队员们依然坚守着

  “不落下一个蒙古包”的承诺

  从白毛风里的马车巡演

  到边境驿站的专场演出

  再到全国各地的巡演

  乌兰牧骑始终用歌声传递温暖

  用舞蹈书写坚守

  力争创作更多

  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让“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旗帜

  在内蒙古大地高高飘扬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