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体商协同聚力 旅游焕彩谱华章
近日,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的非遗工坊内,游客们围坐一堂体验哈尼卡制作技艺,在琳琅满目的文创展台前精心挑选心仪好物,将莫力达瓦独特记忆带回家。莫旗1-9月旅游人次130.25万人次,同比增长6.98%。年初以来,莫旗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线路培育为脉络、以品牌创建为核心、以宣传矩阵为纽带、以文旅融合为根基的全方位布局,让“莫力达瓦”从地域名称升级为兼具文化辨识度与消费吸引力的文旅IP符号。
招商引资赋能 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莫旗精准锚定文旅产业提质需求,通过定向招商、场景化投资邀约等多元模式,为文旅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依托达斡尔民族园、尼尔基水库、腾克民俗村等核心文旅资源,莫旗组团赴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开展精准招商推介,成功与萤火星空(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计划分两期投入2500万元,对原文化馆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集地域民族文化与电影艺术于一体的创新IP影院,并同步开展文创产品研发设计,项目预计2026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
冬季旅游短板加速补齐,今年1月25日,总投资1200万元的达斡尔民族园滑雪场正式运营,通过专业滑雪道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升级及特色场景打造,填补莫旗冬季旅游业态空白,为游客带来沉浸式冰雪体验。夜间消费场景持续丰富,莫旗哈尼卡酒店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打造的哈尼卡不夜城,以特色美食为核心,满足了游客夜间消费需求。为提升招商吸引力,莫旗精选10个优质文旅项目,委托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制作旅游招商引资宣传片和招商项目册,全方位展现产业发展潜力。
精耕线路产品 构建业态融合新生态
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莫旗精心规划线路布局,优化产品供给,让文旅体验更具层次感与吸引力。整合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核心资源,推出“莫旗红色游”“莫旗乡村游”“莫旗水陆游”等5条精品线路;加强区域协同联动,推出“曲棍传情·篝火连心——莫旗鄂伦春旗自驾旅游环线”等3条联动线路,形成涵盖游览点位、业态体验、特色美食、住宿购物等要素的完整旅游攻略体系,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出行参考。
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聚焦不同群体消费偏好,重点打造“景区联动+特色住宿+沉浸式体验”的差异化产品组合。以达斡尔民族园、腾克达斡尔民俗村为核心,持续升级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培育特色民宿集群,让游客深度感受达斡尔族的民俗风情。深化“旅游+文创”融合发展,2025年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文创产品开发,主动融入伊敏河基础设施及文旅长廊建设,同步打造“莫力达瓦好物”文创产品一条街,通过文创展销、农特产品售卖、旅游咨询等多元服务,承接呼伦贝尔大草原区域公用品牌流量,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转型。
聚力品牌创建 打造文旅体商新高地
以品牌创建为抓手,莫旗不断探索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区域文旅影响力。深度融入“歌游内蒙古”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升“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美誉度,成功举办第四届曲棍球竞技非遗传承暨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大会,多平台同步直播吸引212.76万人次观看,充分展现北疆文化独特魅力。串联文化赛事与群众活动,先后举办歌游内蒙古——莫力达瓦“乡春”鲁日格勒舞蹈大赛、两省四地书画联展、摄影展、两省六地广场舞展演等11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构建“非遗传承+赛事竞技+文旅融合+商业促销”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文旅体商融合标杆。
紧抓高质量发展窗口期,打造文旅品牌标杆。依托文旅部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资源,以秧歌、腰鼓等特色元素,精心创编节目,成功打造汉古尔河镇额尔根浅村“村晚”,塑造出兼具“乡土味、文化韵、欢乐情”的年度乡村文化盛事,进一步夯实了文旅品牌的群众基础。
多维宣传发力 拓宽IP传播新路径
构建“线上+线下+自媒体”的立体宣传矩阵,莫旗全方位拓宽文旅IP传播渠道。线上深耕新媒体平台,年初以来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文旅宣传视频51条,累计浏览量突破100余万次,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莫旗文旅魅力。线下精准对接客源地,先后组织50余人次赴哈尔滨、北京石景山区、上海等多地开展8次宣传推广活动,围绕“北疆文化神州行”“跟着赛事去旅行”两大主题,通过文艺演出、产品展销、文旅推介等形式,将莫旗的文旅产品、农特产品、文创产品带到客源地,持续扩大品牌全国影响力。
紧抓热点话题赋能宣传,以曲棍球赛事为核心,联动融媒体官方平台、自媒体达人及外邀嘉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发布宣传信息92条,实现体育赛事、文化传承、旅游产品与商业发展的有机融合。聘用10位自媒体达人为2025年文旅推荐官,借助自媒体流量优势,让莫旗文旅IP走进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深化文旅融合 绘就北疆文化新图景
锚定文旅融合核心目标,莫旗从非遗保护、赛事赋能、企业扶持、精品创作、文化惠民等多维度发力,夯实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根基。强化非遗资源建设,《达斡尔传统柳编》《达斡尔族服饰》被列入自治区级第八批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增项目和拓展项目,3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文旅融合提供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核心内容支撑,为后续开发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文旅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借力艺术赛事提升品牌价值,莫旗代表队在呼伦贝尔市广场舞大赛中斩获特等奖,莫旗乌兰牧骑代表呼伦贝尔市参加第十届乌兰牧骑艺术节荣获团体银奖,以高水平民族艺术展演促进跨地域文化交流,持续擦亮北疆文旅特色品牌。聚焦文创企业发展需求,通过政策对接与资源整合,为4家文创企业向自治区文旅厅申报专项扶持资金,破解资金短缺、规模较小的发展瓶颈,助力企业研发更多北疆地域特色的优质文创产品。
深耕文艺精品创作,投入42万元打造歌舞剧《绳结》,后续将继续进行剧本、舞蹈、音乐的创作与打磨;在2025年呼伦贝尔(莫力达瓦)首届男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和2025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男子组曲棍球锦标赛期间,成功举办5场《忠实的心》乌兰牧骑专场晚会,以音乐、舞蹈、非遗展示等多元艺术形式,吸引3390名观众现场观看,为文旅体验注入深厚文化内涵。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服务,开展“百团千场”“进景区”等基层文化演出、送戏下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延伸至基层一线与景区场景,实现“文化惠民”与“文旅赋能”的双向贯通。
从非遗工坊的指尖传承到国际赛事的激情绽放,从乡村“村晚”的乡土韵味到文创街区的潮流活力,莫旗正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翼,持续探索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莫旗将继续深挖北疆文化内涵,激活非遗资源价值,完善文旅服务体系,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邂逅风景、感受文化、收获美好,让北疆文旅的璀璨名片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李金梅、郭萍)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