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勇:“掘进”技术壁垒,铸就中国盾构
“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占据了全球大约70%--90%的市场份额。”5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科创名匠杨华勇接受中工网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表示。
盾构机是国家重器,常用于地铁、公路和国防的基本建设,但理论和关键技术难度很高,我国起初并没有自己的盾构机。出于国家建设的需求,我国陆续购入数百台单价高达6000万元的地铁盾构机和数十台单价高达3.5亿元的硬岩掘进机。
我们难道不能做出自己的盾构机吗?杨华勇心想。
1999年起,隧道施工头部企业的总工、副总工,研究机构和高校的装备制造专家经过两年的论证,都认为当时中国的技术资金条件不足以支撑研发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来。
“盾构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杨华勇不信邪。
2001年,他开始接手盾构的技术论证,重新组织论证会议,并带领团队写了无数的论证资料。终于,在2002年年底,科技部将盾构关键技术研发列入“863”计划,杨华勇正式开始了“掘进”技术壁垒的征程。
为了让研发人员充满信心,杨华勇设计了一套方案,将盾构机的研制分为三步走:首先进行图纸作业。杨华勇告诉中工网记者,当时我国研究盾构机的痛点不在于制造和施工技术,而在于总体设计,研发者没有设计图纸无从下手。于是,团队与合作企业预计花费一年的时间先将盾构机的图纸画出来。第二步是分系统研制,由团队和合作企业分别进行液压控制系统、刀盘等分系统的研发工作,该步骤也将耗时一年。最后,大家需要从头到尾地进行一次盾构机研发的自主设计与制造,让它真正实现国产化。
方案实施得比想象中更快。200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复合型盾构机问世,落地河南新乡。
该实地检验研究成果了,可令杨华勇出乎意料的是,没有施工团队敢用这个“新物种”。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首台复合盾构样机,就这样在车间里积了十个月的灰。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2008年,天津地铁三号线施工,这台自主研发的盾构样机被当作德国盾构产品“混”进了施工现场。掘进过程中,国产盾构机出色的使用性能完全“瞒”过了地铁甲方的眼睛,甚至在施工状况和地表沉降方面比德国盾构机表现得更加优异。
施工完成后,地处新乡的工厂一下就接到了8台盾构机的订单。自此,国产盾构机走上了产业化的进程。
2012年,杨华勇牵头的产学研用队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紧密合作的两家企业也在国产盾构的“掘进”中,以每台地铁盾构机平均不到3000万元的价格,迅速占领绝大部分的全球盾构机新增市场,并在2015年一跃成为全球市场的第一和第二,销售范围遍及全球50余个国家。而2010年以前,世界盾构机市场还是以德国、日本产品为主。
“我们不应满足于此。”兴奋之余,杨华勇仍保持冷静。“我国的盾构技术在国际上只是局部领先,还没有实现全面领先。”他将目光投向了当下时兴的智能化设备,并逐步聚焦进行智能盾构的研究。
“其他国家也在进行智能盾构研究。”杨华勇清楚地认识到智能盾构研发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但他满怀信心,并坚定地认为盾构技术的未来发展应该由我们来引领!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