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多样化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国通语水平

时间:2025-03-24 09:34:18 来源:内蒙古日报

  3月21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验中学八年级1班,一堂别开生面的朗诵比赛正在热烈进行,参赛选手字正腔圆地朗诵《小石潭记》《沁园春・雪》《木兰诗》等经典古诗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朗诵比赛的评委均由本班学生担任。朗诵比赛全方位展现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国通语水平。

  “朗诵比赛是提升学生国通语水平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我们每天上课时都要让学生朗读课文,朗读之前还会进行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个别字声调的区分和训练。”准格尔旗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张敏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都设立语文学科活动月,语文老师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好书推荐、演讲比赛、大型朗诵比赛和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讲好国通语、写好规范字的信心。

  “我不仅喜欢朗诵而且非常喜欢软笔书法,在写字的过程中可以静下心来,感受每个汉字的组成、笔画和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八年级1班学生王彦东说。

  近年来,准格尔旗各中小学将推广使用国通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学校不仅在升旗仪式、黑板报、书法和诵读大赛、主题演讲等常规活动中推广普及国通语,还借助创新的班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国通语水平,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充分感受国通语的魅力。

  当天,在准格尔旗蒙古族学校六年级语文课上,老师一笔一画耐心地教孩子们书写汉字。2020年国家全面推广使用统编教材后,该校不仅配备了骨干教师担任主课老师,还适当延长了学习时间,为学生们学好国通语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让学生们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们深挖统编教材中的优秀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为学生们讲述中国历史、中国故事。此外,该校巧妙借助传统节日的契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他们的心田。(记者郝雪莲、黄丽)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