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奋斗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新春走基层】山西盂县:东关南村立足生态农业 振兴绿色和美家园

时间:2023-01-25 14:14:46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秦铭明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内在要求,是落实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关南村大力发展“鱼菜共生”项目,积极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丰富“生态”南村的内涵与潜力,不断谱写生态振兴新篇章。

  2023年1月24日,春节刚过,东关南村“鱼菜共生”二期项目基地就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全面开启节后生产“快进键”,开足马力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记者走进基地看到,一座占地面积近10亩的大棚中,30余个绿色蔬菜种植槽整齐排布,槽中的水流微微波动,水上漂浮着一片片带孔的泡沫板,孔中栽植着芹菜;10个24小时不断增氧的鱼池中,多种鱼儿不停游动。

  “这里是鱼菜共生大棚,简单地说,就是鱼和蔬菜循环种养的生态生产模式。”东关南村党总支副书记于建文告诉记者,养鱼池内的水由水泵提升入生化处理区,处理区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处理水中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将其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硝酸盐等营养物质,分解后的水流进菜池,菜池中的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后,净化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

  “活水养鱼,鱼的肉质更紧实,味道更鲜美;养鱼水种菜,菜的营养更丰富,品质更健康。”于建文说,“鱼菜共生”模式实现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不造成任何污染和排放,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是真正的可持续、循环型、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实现了绿色健康的循环养殖模式。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肥。据于建文介绍,以芹菜为例的话,一般只要45天就能采收,一年最少收获五茬,一茬预计收获十二到十三万斤,而10个鱼池里总计将投喂鲈鱼、鸭嘴鱼、石斑鱼、银雪鱼等10万条。

  “养鱼和种菜,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于建文说,鱼和菜用的是同一个水循环系统,如果蔬菜叶子发黄,不能施肥更不能用药,不然鱼就无法生存,也会杀死硝化床中的微生物,而如果养鱼的时候使用激素,就会对蔬菜的根茎造成影响。所以,“鱼菜共生”项目保证了鱼和蔬菜的无污染、无添加和无危害。

  于建文还表示,该项目不仅会使蔬菜、鱼类的产量高、收益好,而且还将和盂县东关南村的开心农场项目合并在一起,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青少年农业教育研学基地,让广大青少年学习农业种养殖基本常识,增强农业采摘和农业劳动体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者融合。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