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

喇嘛湾镇盘活闲置土地促增收 乡村振兴收官年交出稳定脱贫“好答卷”

时间:2025-10-24 17:03:08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秦铭明 通讯员侯佐儒 秋日的喇嘛湾镇,田野间金灿灿的葵花盘与红彤彤的高粱穗相映成趣,勾勒出丰收的喜人图景。前什拉村村民刘文元一边麻利地收割葵花,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以前地里荒着长草,现在既能拿土地租金,秋天打工还有收割费,比自己种地挣得还多,光景真是越来越好!”

  2025年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即将收官。面对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这一关键课题,喇嘛湾镇以盘活闲置土地为突破口,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带动就近就业,为稳定脱贫写下生动注脚。

  荒田“复活”:闲置土地串珠成链

  “过去劳动力外出务工,梁上的地没人管,草长到一人多高,村里人既可惜又无奈。现在修了水渠、铺了田间路,机器能直接开到地头!”站在连片高粱地旁,落四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的话语里满是感慨。此前,前什拉村、落四坪村因劳动力外流,大量土地闲置撂荒,成了村民心中的“痛”。

  为破解这一难题,喇嘛湾镇整合两村“两委”力量,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创新推出“农户流转+集体整合+能手承包”模式。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坡改梯等项目,该镇将零散的闲置土地“串珠成链”,集中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昔日的“撂荒地”摇身变成“水旱无忧、宜耕宜种”的肥土地,不仅让土地“活”了起来,更为后续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特色种植:产业提档带旺收益

  “咱这气候适合种葵花,收购价也给力,今年肯定是丰收年!”看着田间饱满的葵花盘,种植能手刘大哥满脸欢喜。喇嘛湾镇立足本地自然条件,选定葵花、高粱作为主打经济作物,搭建起“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平台——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与销售渠道,村集体协调土地资源与劳动力,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秋收时还能到田间打工挣“薪金”。

  如今,该镇农业生产已实现从种到收的机械化、科学化作业。据统计,今年全镇葵花、高粱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其中葵花亩产约250公斤、亩均产值超3500元,高粱亩产约800公斤、亩均产值超2300元,产值和收益均远高于玉米等传统作物,真正让特色种植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就近就业:家门口挣得“稳稳的幸福”

  “把地租出去能收租金,秋收时在家门口收葵花还能挣工资,一点不耽误照看家里,太方便了!”在葵花晾晒场,村民高攀女的笑容格外灿烂。秋收时节,喇嘛湾镇优先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务工岗位,组织村民参与收割、搬运、晾晒等工作,累计带动20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喇嘛湾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收官之年,用土地“生金”、家门口“就业”的实效,让村民收入更稳、底气更足,成功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稳定脱贫“高分答卷”。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