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奏响自治区文化产业“最强音”
看机器狗现场群舞、和宇树科技机器人握手互动、品尝机器人咖啡亭制作的咖啡、来一场脑电波对抗……AI等前沿科技正以“破圈”之势成为内蒙古文博会的焦点。
7月17日至21日,第九届内蒙古文博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以“创见北疆 智汇文博”为主题,突出数字科技赋能,以“数字内容+沉浸体验”为主线贯穿展会始终,为北疆文化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平台。
各类机器人在线互动
重塑展会新体验
在文博会上,机器人化身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起立”“前进”……伴随着清晰的指令,杭州云深处科技带来的“绝影 Lite3”四足机器狗应声而动——它不仅能通过语音精准接收行动指令,还能凭借特殊的动作编程完成群舞表演。同时,机器狗的操作也比较容易上手,现场不少小朋友都能轻松上手,亲身体验操控的乐趣。
据杭州云深处科技负责人介绍,“小狗”的操作系统设有正常模式和越障模式,切换至越障模式时,“小狗”的跨越障碍的能力会显著增强:行走时“小狗”的腿会抬高,通过足部传感器自主收集环境信息,判断前方是否存在阻碍,以此调整腿抬起的高度。
此外,“绝影Lite3”四足机器狗还可以应用于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提供语音导览服务,根据语音可按照指定路线对产品进行定点介绍,为参观过程增添科技感与互动性。
文博会现场,各类机器人互动场景令人眼花缭乱:宇树机器人在展馆各处与观众互动、握手;观众在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前与其“一决高下”;智能表情机器人通过逼真的表情和语音图像识别技术与观众互动;“实体版deepseek”——AI数字萌宠通过毛茸茸的外表和情绪感知能力为观众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从春晚爆火的宇树科技跳舞机器人,到如今文博会上智能机器人各种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不断加速突破。
千年文化邂逅未来科技
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身穿传统服饰、佩戴耳麦的特殊“表演者”现身鄂尔多斯展区,这是由宇树科技生产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现场与鄂尔多斯表演者共同演出,还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它的情商特别高,跟别的机器人不同,我们为它打造的人设是有温度、有人性的机器人,让‘暖城’鄂尔多斯的温情直抵人心。”鄂尔多斯现场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鄂尔多斯展区还通过飞跃内蒙古”VR体验、“AI数字萌宠”、270°全息环幕沉浸式体验剧场等文化数字化项目,生动诠释着这座城市在文化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独特魅力。
本届文博会围绕聚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特设“印象北疆 文脉华章”北疆文化主题展区,现场展示的北疆文化资源数据库服务平台,通过与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考古院、呼和浩特市博物院等12盟市国有博物馆的文物数据,全区三十余位非遗传承人的非遗数据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古籍数据建立授权合作,用科技赋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呼和浩特展位的机器狗在爱乐乐团演奏声中起舞,3D虚拟试衣镜试穿蒙古袍等民族服装;赤峰“龙游神州”VR体验区,科技赋能红山文化;内蒙古出版集团通过《红色馆藏》VR展示,让观众深入了解内蒙古地区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内蒙古电影集团XR未来影院,全球首创“虚拟大空间行进式沉浸体验系统”……各盟市和区属文化企业也展示了一批数字赋能北疆文化的创新产品,让文化的魅力在科技的加持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博会亦是文化和产业交流的窗口,通过引入宇树科技、商汤科技、上海风语筑、云深处科技、科大讯飞、萌水獭科技等区外头部文化科技企业,集中展示数字科技赋能的新产品、新应用、新场景,从智能交互设备到沉浸式数字体验,无不彰显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这些头部企业的参与,不仅为展会注入创新活力,更搭建起沟通桥梁,促进区外先进技术与理念同北疆文化深度碰撞,推动自治区内企业与外部资源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像这样用科技为文化产业赋能的产品,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深厚的市场潜力。”一位观众在与宇树科技负责人交流时,满怀期待地说道。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