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薪火相传 守护城市文脉——丰镇市文物普查工作队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时间:2024-11-23 11:09:11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已经实施整一年,从今年5月份开始已转入普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

  在丰镇市,一支新老结合的文物普查队伍正全力以赴,进行着一场与时间比赛的“接力跑”。这支队伍中既有参加过“三普”工作的老队员,也有刚从大学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职工,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确保丰镇市“四普”工作能按时圆满完成。

  11月的丰川大地已是一片萧瑟的景象,在黑土台镇田间的一处辽金遗址前,丰镇市文物普查工作队的“三普”老兵张升华和他的队友一字排开,沿着地垄一路展开拉网式排查,搜寻着这处遗址的踪迹。

  据“三普”时留下的介绍和照片显示,这段遗迹面积不大,仅有600平方米左右。因年代久远,古人生活的痕迹已隐没于地下。

  “这里有瓷片,就是这儿!”在耐心寻找10余分钟后,普查队员在泥土里捡起一块瓷片标本,探查到了这处遗址的踪迹。

  瑟瑟寒风中,大家麻利地拿起配发的RTK、数码相机、无人机等设备,穿行在田野里忙着量坐标点、描述现状、记录文物特征、拍摄照片以及收集相关文物标本等工作。一路下来,汗水已经打湿了他们的衣襟。对于丰镇市文物普查工作队来说,这只是他们一个普通工作日。

  丰镇市位于蒙晋交界处,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境内文物资源丰富。普查期间,张升华和他的队友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挑战。有时,他们需要在荒郊野外跋涉,寻找那些隐藏在山间深处的遗址;有时,则要在风雨中探查乡村间留存的古迹。

  回想起“三普”工作,张升华直言那时更苦。彼时的张升华作为退伍士兵,加入了“三普”的队伍,他跟着经历“二普”的老队员王志刚手持定位仪在丰镇的荒山野地中穿梭,日复一日地翻检草丛、庄稼,寻找其中残存的遗物碎片。在风吹日晒中,张升华渐渐领略到了文物的魅力,也因此爱上了文物保护工作。

  在王志刚的细心指导下,张升华快速地掌握了丰镇境内遗址情况,执笔填写了不可移动文物的纸质资料,详细地记录了不可移动文物位置,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也为下一次文物普查提供了坚实可靠依据。在室内整理资料时,张升华将遗物编号、装袋,更将文物保护工作的传承精神深深刻在了心中。

  使命轮回,当“四普”的号角吹响时,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文保人卢九存、刘珂欣和魏越踏上了张升华曾经走过的路,而张升华则成为了他们的启蒙老师。随着年轻人的加入,文物普查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强度的野外工作、陌生的气候环境让年轻人倍感疲惫。同时,各种新电子设备、数据表格和功能强大的普查软件系统也让张升华感到自己有些“落伍”。

  初次带队开展普查工作的丰镇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薛韬见状,决定让大家从市域周边出发,逐步展开调查工作,以激发大家的斗志。在团队的磨合过程中,张升华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悉心指导年轻一代如何更好地完成普查任务,而卢九存、刘珂欣等年轻工作者则积极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在张升华的带领下,卢九存、刘珂欣、魏越踏遍了丰川大地的山山水水。长期的风吹日晒让他们自嘲脸上像刷了“酱油”,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文物工作者内心深处的不屈与坚守。在付出与收获中,他们逐渐爱上了这份充满挑战与意义的事业。

  文物普查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一代代文保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让未来能触摸到过去的温度。截至目前,丰镇市文物普查队已完成丰镇市192处“三普”文物点复核,并新发现文物点3处。

  面向未来,薛韬说:“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赫雨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