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治沙的“磴口模式”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与阿拉善盟交界处的刘拐沙头,是沙漠与黄河“握手”之地。如今,这里是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大会战的“一号高地”。站在沙丘高处眺望,只见绵延的沙地里,一排排草方格向远处延伸,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锁住了流动的沙丘。
治沙工人贾树清和同伴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几个月,他要将干麦草撒在沙地上,再用工具将其嵌入沙地形成一个个方形的格子,这就是固沙的草方。等固定住流动的沙丘,就可以在草方格里栽种植物了。
“这里的沙漠寸草不生,沙头大,风更大。一刮大风,沙丘就像翻跟头似的,一个接一个翻进黄河。”贾树清向记者讲述了生活在乌兰布和沙漠里的体验。“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这是曾流传于磴口县的俗语,也是上世纪50年代初河套地区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
磴口县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是西沙东移的主通道和华北、京津等下风口地区沙尘暴的尘源地之一,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及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乌兰布和沙漠426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77%。可以说,磴口县是守沙要塞,更是治沙前沿。上世纪50年代,磴口县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0.04%,被称为“无木之地”。因饱受流沙侵害,当地村民被迫迁徙外地、背井离乡。
“向沙漠进军!”面对风沙肆虐、掩埋农田、沙逼人退的威胁,磴口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带领群众,展开了一场全县动员、全民动手,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群众性大规模防沙造林行动。
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磴口县在沙地里摸索出治沙的真本事。75年来,磴口县建成了闻名全国的308华里防沙林带,参与了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等项目。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一代又一代防沙治沙人锲而不舍,持续推进产业治沙、生态富民、绿色发展,形成“一种精神传承、两山理念引领、三生共赢发展、四方主体参与、五域系统施治”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沙区林草覆盖率由过去的0.04%提高到现如今的37%以上,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7%。过去,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7700万吨,现在减少至370万吨左右。”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韩应联介绍说。
近年来,磴口县大力发展“光伏+沙漠+农业”“光伏+沙漠+林草”等“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积极打造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实现固沙面积35万亩,走出一条乌兰布和生态光伏治沙的新路子。
2021年,磴口县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全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彦淖尔经验”。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科学治沙,推广磴口模式及光伏治沙模式等治理模式”。
截至目前,磴口县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累计吸引社会资金75.5亿元,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在21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上写下了生态建设的华美篇章。
如今,巴彦淖尔市还与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毗邻盟市开展联防联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工程,合力打造世界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样板。
防沙治沙与系统治理、光伏产业、有机奶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五大工程,使一个全民接力、全民治沙、项目治沙、产业治沙到科技治沙、光伏治沙的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见行见效。
磴口县,正努力创造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打造治沙新样本。(记者查娜、牛天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