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过半在产煤矿实现智能化
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我区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已建成155处智能化煤矿,占在产煤矿总数的一半以上,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40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19处,露天煤矿应用无人驾驶车辆306台。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2023年,我区煤炭产量12.2亿吨,完成9.45亿吨保供煤任务,电力总装机超过2亿千瓦,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总发电量及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我区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陆续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加速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通过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增安”,提高煤矿安全水平,推动全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区重点打造煤矿智能化建设“新样板”,支持资源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型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依托重点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以及大型机械装备公司,创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准能黑岱沟、蒙泰不连沟、华能伊敏等9处国家第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智能化煤矿案例。老石旦煤矿5G系统与AI分析平台、黄白茨煤矿薄煤层智能采掘工作面等20个案例入选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2023年)》,占全国的1/4。
煤矿智能化建设快速推进助力全区煤炭产量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达到3.2亿吨,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9%,增速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记者 康丽娜)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