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内师大以学科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时间:2023-11-27 09:14:35 来源:内蒙古日报

  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2023年全国软科排名第12、冲进前40%,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喜讯接连不断。

  “我校民族学学科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通过人才引进的创新性举措,成功引进了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等诸多高层次人才,提升了学科整体水平,扩大了学科影响力。”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包凤兰说,学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民族人类学学院承担“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关系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及西部项目2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产出了“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城市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的多维互嵌——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等高质量学术成果多部(篇),在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边疆治理等领域形成了学术研究小高地。

  2020年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后,学校借助该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做田野调查,有效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探索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

  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融入到实践育人教育体系中。

  新生报到后,学院党委书记带来“开学第一课”,围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和重大意义等进行翔实讲解;以“混班混宿”的方式,为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学生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机会;举行诸如蒙古象棋、搏克、射箭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进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赛中的合作与竞争增进了同学友谊;举办“月满中秋迎国庆,民族团结颂中华”等主题团日活动,由不同民族同学展示风采,营造出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记者白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