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本报记者秦铭明 日前,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把好“政策关”“质量关”“协作关”和“绩效关”等四个关口,顺利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政府外贷2023年提款计划审核工作。
把好“政策关” 在政策学习上再用心
内蒙古监管局组织参审人员集中学习《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充分认识外贷计划审核对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重要意义;根据政策文件及审核要求制定具体审核方案,明确审核内容、审核要点及人员分工等,并采用交叉审核等方式,确保审核工作有序开展;学习操作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系统,熟悉数据查询、数据申报、数据退回等模块内容,掌握线上审核操作流程,及时关注数据上报及变动情况,确保线上审核上报工作顺利开展。
把好“质量关” 在审核内容上再发力
重点审核2022年政府外贷资金使用情况,查看了2022年项目执行、实际提款、提款项目资金支付及部分项目未提款情况等资料,抽查了2022年外贷资金实际提款支付凭证,以及部分项目未提款的情况和具体原因,确保2022年政府外贷资金使用合理、规范和高效。
重点关注新增外贷项目。着重关注今年新增外贷项目的具体内容,如项目类型分类是否准确、提款金额是否突破总贷款额和新增一般债务限额等情况,严格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重点审核2023年政府外贷提款计划。通过对比查看地方财政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的申报资料,着重查看项目实时进展情况及形成实物工作量,研判2023年提款计划规模的合理性,确保各项申报数据依据充分、内容准确、逻辑详实。
把好“协作关” 在沟通联动上再提升
针对外贷计划线上审核情况,监管局及时向财政部国合司相关处室请示审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开展。在审核前,提前介入了解全区政府外贷的申请管理使用情况及外贷计划编制进度。审核过程中,积极与地方财政部门沟通,发现审核结果与申报数据出现较大差异时,及时沟通了解差异产生原因,确保申报口径的一致性及申报数据的准确性。跟进了解项目执行最新情况,关注项目相关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是否发生变更,如有变更及时督促提供相关变更协议或说明,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外贷资金相关提款计划,提高外贷资金使用效率。
把好“绩效关” 在跟踪监管上再强化
审核发现地方财政部门因汇率折算不当、经办人员不认真等原因,造成外贷提款计划数据错误等重大问题,及时反馈有关单位立即整改突出实效性,并督促其加强外贷管理、夯实申报基础。
针对审核中发现地方政府外贷项目的其他情况或问题,监管局还增强服务意识,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持续跟踪了解后续整改情况,进一步提高外贷资金使用绩效,帮助打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