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勇担当 善作为 真情帮扶暖人心

时间:2022-08-30 17:34:08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高洁 “得知要到武乡县担任第一书记的消息后,我心里非常高兴,同时又很担心,担心家里面的人不理解。”谈起当时驻村的心情,长治市教育局派驻武乡县丰州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大队长兼平家沟第一书记张针鸿十分感慨。

  2021年6月,新一轮驻村帮扶的号角吹响。长治市教育局整体谋划,全面动员,选派12名党员干部到武乡县丰州镇4个村驻村帮扶。这些党员干部怀揣梦想,在单位和家人的支持下,扎根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走访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一件件实事,是驻村干部用汗水拼出来的,它见证着每一座村庄的变化。

  让干部的“初心”永不变

  驻村干部到村任职可不是去取代村干部,而是要把基层阵地建起来,把村级班子“聚”起来,把广大乡村“振兴”起来。市教育局派下去的驻村帮扶队员们始终明白这个道理。

  在驻村的第一次会议上,队员们全面理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网格员以及村干部责任“链条”,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确保老百姓的事事事有人抓、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有回音。

  乡村迈大步,关键看支部。第一书记们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为契机,狠抓活动场所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集中学习讨论、召开组织生活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得到全面激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广大驻村干部把调查研究作为农村工作的“打门锤”。他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脚,走进群众家里,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听疾苦、问产业、解急难。“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书记!”当地群众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他们。

  让农村的“乡愁”留得住

  “决战脱贫攻坚这几年,我们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将进一步补齐短板,全面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态宜居新农村。”丰州镇暴家峪村第一书记对乡村振兴有自己的看法,更是充满了信心。

  驻村以来,市教育局派驻武乡县丰州镇乡村振兴队员们持续聚焦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以保障基本、消除空白为重点,坚持“软硬”基础设施一起抓,建立起全域覆盖、普惠共享、乡村一体、生态宜居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组建消夏晚会,自费购置移动音响,举行篮球赛、象棋赛、羽毛球赛,开展“爱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以购促销,对受损路面、护坡等进行全方位修缮,平家沟凑资100万元进行果蔬采摘园道路硬化、停车场和护坡等修建。暴家峪、西贾庄各凑资100万元护坡修复、小广场建设。雨沟村筹资3万元新建公交站点两个,方便村民出行。平家沟村帮助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助学金。为满足孩子们的寒暑假学习要求,开设课后服务班……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村里的每一点变化,都让驻村队员们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让百姓的“笑脸”更灿烂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驻村队员们都清楚,要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法宝丢不得。只有把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好了,老百姓就会把心交给你。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一年到头太麻烦他们了。” 平家沟村民王二江家中只有老两口,生活拮据,身体状况又不好,家庭收入较低,是典型的边缘易致贫户,儿女也常不在身边。了解这个情况后,张针鸿与工作队员及时与他们的儿女联系,沟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定期到家探亲,并按月给父母赡养费等,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今年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为王二江家翻修了房屋。

  服务群众不打烊。2021年因下雨多户农户房屋受损,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面对灾情,队员们毅然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坚守岗位一线,做好防灾宣传、购买防寒物资、慰问孤寡老人、查看受灾作物、上路交通劝导……这一切都凝聚着帮扶干部对贫困群众的深情厚爱。

  让群众的“荷包”鼓起来

  产业兴,则乡村兴。队员们深知产业兴旺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才会进步,村民才有长效的增收渠道。他们始终把如何帮助群众发展产业、拓宽致富渠道挂在嘴边,记在心上。

  发展西红柿种植产业,联系生产企业,做到生产、制作、销售一条龙服务,并签订合同,建立长效机制,让村民长期受益。联系县教育局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青少年课外生活,提升农民收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武乡县森林村庄建设为契机,出台《村级建设规划》,打造春赏花,夏摘果,秋旅游,冬看雪,生态宜居的森林村庄。利用村民庭院、房前屋后种植梅杏2000株;嫁接改造梅杏树约1000余棵;种植侧柏200棵,松柏200棵,国槐300棵,柳树300棵等。发展旅游产业,借助红色武乡旅游区域,协同开发,挖掘村内旅游资源,以大带小,建设生态旅游乡村。

  弯弯乡间的路伸向远方,驻村干部的脚步依然坚定......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