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定圪套村大力推进红色乡村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提振集体经济
本报记者高洁 圪套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1.5公里处,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村里党政机构健全,全村280户有80%是文明家庭,邻里团结,村民互帮,形成一种和谐风气。近年来,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通过学习时政,道德教育,形成一张美德良图。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社会主义新风尚逐渐形成。
2016年秋,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自己驾车从西安来到了赵家庄村(注:圪套村辖赵家庄村),他是参加1937年10月娘子关保卫战和四垴山(注:又名寺垴山)阻击战的国军十四军团司令、第二十七路军总指挥冯钦哉将军的孙子冯寄宁先生。他此行的目的是寻找1937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四垴山上发生战役的遗址和遗物,这次战役在南京博物馆存有文字记录档案。当时圪套村村委书记王秀庆接待了冯先生,圪套村的老乡们陪冯先生一行上了四垴山,战役的位置能基本确定。但岁月漫长,已没有了任何痕迹,满山荒草丛生,遗址尚在,但战壕、掩体和掩埋抗战英烈尸体的位置,已很难准确定位,冯先生带着无奈和一丝遗憾下山。后来几年,冯先生先后长途跋涉来过圪套村三四次,给王秀庆书记细叙述了四垴山阻击战的经过,还带来了南京博物馆关于此次战役的珍贵档案资料。
从2016年冯老先生来到圪套村起,圪套村支村两委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开始收集这场战役的各类资料,先后走访了赵家庄、柴家庄、圪套等周边村庄年龄在八十多岁到九十岁的村民,回忆叙述战役过程,探访对阻击战的亲历者、亲闻者,寻找历史的真相。期间,民革阳泉市委会赵海润主委、民革阳泉市委会市委委员赵志刚等同志多次到赵家庄、柴家庄进行调研。2021年8月,阳泉市政协史友松主席、民进阳泉市委会刘华庆副主委、民盟阳泉市委会市委委员任计明等同志带领市政协委员在圪套村就乡村振兴进行调研座谈,圪套村王秀庆书记介绍了关于赵家庄水库、阻击战遗址保护等开发乡村旅游的一些项目。2021年9月起,圪套村王秀庆书记、柴家庄村冯金元书记、水峪村窦义平书记和民进市委会刘华庆副主委等人多次上四垴山实地察看,基本制定了修建“四垴山阻击战”碑(亭)的初步建设规划,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现已开通车辆上山的简易道路,调用挖掘机七次上四垴山,并通过对近三十位知情闻情的父老乡亲提供的寻找线索逐一进行甄别,在山上圆盘垴、六亩光、汞窑垴、土行山等处寻找战争的遗物和抗战英烈遗骸,截至目前,在四垴山阻击战遗址找到了日军军用水壶、日军银币、子弹、弹壳以及国军的弹壳、刺刀、宝剑等遗物遗件。寻找抗战英烈的遗骸工作也在继续进行。支村两委一直认为,抗战英烈的事迹应该得到广泛的宣传,让后人铭记历史,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展现“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目前,建设纪念碑的事宜正进入筹资阶段。
蜿蜒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建设在圪套村山沟里的10余幢日光温室,白色的日光温室在层叠翠绿的群山中显得优美秀丽。
温室里,忙碌的采摘身影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辣椒树丛中,辣椒从上到下,挤满了那根细细的枝条,辛勤的劳动者脸上洋溢着是丰收的喜悦。“我们为提振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深入群众了解需求,契合我村实际,制定出农业、工业两手抓的合理方案并尽快实施”这是圪套村支部书记王秀庆在去年的支村两委大会上提出的战略任务和目标。
农业方面,大半年的时间,预计建设30幢蔬菜日光温室的计划已建成12幢并投入使用,走向市场的蔬菜也正在逐渐的产生营收效益化。
工业方面,圪套村支村两委紧锣密鼓的整合因为受到场地限制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的私营香厂,选址、投资、建厂三步走,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建设新型环保香厂,预计新香厂正式投产将生产规模与市场规模扩大到2000余吨,相对整合前增加7倍产能。“我们是纯农村”王秀庆说,“圪套村大力整治农业生产秩序,利用荒山荒地打造高效日光温室,在农民创收方面是一支强心针。合理整合工业项目,提振集体经济为的是把富民和强村结合起来”。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