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智”理:创新机制为城市擦亮“名片”
近5万家沿街商户鳞次栉比,几百处正在建设中的工地热火朝天,形形色色、人口多样化的大小社区宁静和谐,飞驰往复的车辆,几十万家中外企业,密集的河道与遍布的绿化带……无数细节共同构成了城市日新月异的运转图景。
这背后,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浦东城管执法局’)首创的全流程全闭环零接触式非现场执法和标准化制度化现场线上执法检查新机制功不可没。从局执法综合信息平台、街镇城管中队微平台、城管执法队员终端的三层智能连通体系打造,到无人机、GPS、智能全景摄像头等先进科技的全面“加持”,一年之内,浦东城管执法局通过全方位数字化革新,一举将所有执法事项“线上化”。
让创新“生于内部”
“浦东做城市治理的智能化转型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对城管执法局而言,要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从每一个具体执法场景出发,进行彻底的数字化改造,让上千个执法事项的执法流程不仅高效,同时更为科学、专业,”浦东城管执法局局长张立新说,这对浦东城管执法局而言不亚于是一次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
“没有适用于执法的基础大数据,我们只能采取最苦最笨的办法,一家一户上门登记,历经半年时间三轮摸排,才建立起完善真实的数据库。”张立新回忆起步的不易。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首创”的背后,是浦东城管执法局首次遇到的诸多“大课题”:如何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执法闭环,如何使用数据构建完整的证据链,如何使线上执法的每个环节都合法合规,用怎样的科技来实现问题发现和即时响应,如何进行数据打通和逻辑构建等等。“没有先例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张立新说。
为此,浦东城管执法局首先进行了内部革新,成立了几十个“开发小组”,每一个小组由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专门研究某一个模块的创新,充分激活内部创新力。”
浦东城管执法局信息指挥中心信息科科长钱佳敏正是在那时被赋予了以数据库为核心进行中台和客户端建设的重任。从分管执法业务的副队长转变为承担数字化转型“枢纽”建设的责任人,需要不断对接各业务条线与第三方技术团队。
从刚开始与技术方彼此“鸡同鸭讲”,到现在笑称自己是“半个IT男”,钱佳敏这样描述“拓荒”的日子:每天平均要参加2场技术沟通会,不断研究各种成熟APP的设计逻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数据使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城管的信息化起步晚,我们只能靠加班加点不断赶超。”
在浦东城管执法局信息指挥中心应急科科长刘健平看来,从业务相对单一的交通执法岗位到负责线上执法场景的闭环建设,是一次“职业的转型”,“需要全面的技术、法律、各个专业条线的知识,这让我们普遍感到能力恐慌,只能拼命学习、积累,”刘健平说,“经常是白天开会,晚上复盘,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但当看到新的数字化工作模式落地后,我们都很有成就感。”
在“钱佳敏”和“刘健平”们的积极创新下,浦东城管执法局首创的依托智能设备、商户信息和非诉执行机制,实现从证据获取、审核办案、告知送达到快处快缴全链路零接触的“非现场执法”机制横空出世,首批应用的三个场景执法面貌焕然一新。
“当一个项目模块打磨成熟后,这个小组就会成为一个固定的部门,信息科与应急科皆是这样新设的科室,我们内部组织结构会随着工作的需要不断变化,”张立新说,“逐渐地,大家都认识到,创造会使工作更加有意义,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也为之一变。”
“专业”为“数治”护航
不仅如此,在张立新看来,数字化与综合执法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浦东城管执法局将执法事项全部细化制定为执法标准,以电子表格形式规范化,现场逐条对照勾选,“避免粗放式、经验式执法产生的主观错误。”
同时,“数字化转型后,每个执法队员都要做全能型队员,不仅可在外场做巡查,去发现和处理问题,也要能独立完成19个领域不同专业案子的整个线上执法流程,对队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花木中队副中队长顾静说。
正因如此,2020年10月,浦东城管执法局成立了上海首所城管执法培训学校,抽调不同条线专业能力强的一线执法人员编写教材,交流经验。
“学校开设基础班和专业班,坚持问题导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执法队员在掌握大领域知识的同时,能够在一些条线做精做专。”浦东城管执法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朱旻说,以往,队员的眼界和经验很容易被局限在所辖区域内或某个条线上,通过建立实训示范基地,以及不同条线、区域队员对鲜活案例的亲自讲述,“可以打开眼界,也建立起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机制。”
在张江中队一线执法队员颜世钊看来,数字化、专业化如同有力的“双轮”,可以为上海擦亮营商环境的“名片”:“我们辖区包括张江科学城在内,有大量的国内外高科技公司和人才,他们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极高,也具备很强的法律和责任意识,因此,能够快速处理相关投诉,保证良好的环境,对于不断吸引人才也很重要。”
张立新表示,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人的思维要改变,从之前长期养成的粗放式执法转变为精细化、专业化执法,在这个方向上不断进行开拓性创造,这是数字化转型中的上海对新时代城管的新要求。”
(樊中华、郁玫)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