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易纲:实现币值和金融稳定 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本报记者秦铭明 4月4日,“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在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金融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围绕《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主旨演讲。
易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易纲在讲话中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5.2%,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3%左右的平均增速;城镇新增就业年均约1300万人次,就业保持在比较充分水平。
易纲指出,在此过程中,人民银行注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推出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前这些结构性工具的余额有6.4万亿元,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15%左右,规模总体适度。
其中,支持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是两个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将稳就业作为政策切入点,2020年疫情发生后,分阶段推出3000亿元、5000亿元和10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越来越市场化,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设立两项直达工具支持小微企业获得贷款。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接近24万亿元,授信户数超过5600万户,利率由2018年初的6.3%降至4.9%。支持绿色发展方面,2021年11月,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要求金融机构披露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和其他碳足迹信息,并推动加强社会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带动2022年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总的看,中国式现代化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包括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项任务实现了,就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