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点

山西盂县牛村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全面提升“幸福指数”

时间:2023-11-23 16:54:52 来源:黄河新闻网

  

  “平整宽阔的沥青路面向前延伸,驾车行进,体验感良好。”这是11月20日,记者驾车行驶在“盂县乡镇通三级公路”——“牛白线”上的第一感受。 

  经过一年多的道路维修改造,途经牛村、教场村、北韩庄村、大岭村、南下庄村、白土坡村六村的“牛白线”建成通车,在有效解决沿村村民出行难题的同时,也为建设“和美”牛村镇畅通了交通脉络。

  村庄道路“白改黑” 扮靓乡村“新容颜”

  2023年以来,盂县牛村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在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发展、落实民生保障、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等方面同步发力,以实际行动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


  “道路宽了,危险少了,生活也越来越好。”在西山头村,村口晒太阳的闫大爷指着已经铺设沥青的道路竖起了大拇指。

  道路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脉”,也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西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李静静说:“今年以来,西山头村支村‘两委’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和诉求,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精心规划,对村主干实施了改造整修,原本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都铺上了沥青路面,让群众出行从 ‘走得了’变成了‘走得好’ ”。

  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奏响富民“牧歌”

  路通了,产业也要跟上。在杏村羊场,一头头驯顺的公羊挺拔站立在羊群中,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姿势;娇小的羊羔或无拘无束四处撒欢,或安静地紧紧贴在母羊身边……看着精心饲养的黑山羊,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文笑出了声。

  据王学文介绍,2022年之前,杏村并没有固定产业。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再加上他自身养羊和外地游历经验,“黑山羊养殖”项目就此而生。

  有了主营项目,也得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养殖场依山而建,借助山上的丰富的牧草资源,我们便将传统‘圈养’变为了‘跑山养’。”王学文告诉记者,比起圈养山羊来说,跑山羊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细腻,同时,为了让黑山羊更好地适应盂县气候,他们还引进了优质绵羊品种与黑山羊进行杂交扩繁。

  截至目前,该养殖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存栏已达470余头。谈到下一步打算,王学文表示,除了继续扩大母羊规模外,还将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并通过利用羊粪进行堆肥发酵,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从而实现种羊生态循环模式。

  逐梦沃野绘画卷,和美乡村看今朝。如今的牛村镇,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