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点

明月寄情思

时间:2023-09-27 10:29:08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王磊 通讯员马亚娟 在国人的记忆中,中秋节是团圆、祝福、欢聚的象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让月亮从古至今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而玉兔号的成功着月,让这种美好的希冀变成现实,使中秋节不仅有赓续文化传统的浪漫更有心系家国的赤诚。

  近乡情更怯,中秋是游子情。

  不论身在何处、心在何处,中秋节的时候,人们总会从千里迢迢之外回到故乡,久别重逢饮一瓢故乡的水,嗅一嗅乡土味,尝一尝甜甜的饼,还是那熟悉的味道,还是那不变的质朴。皓月当空,如那盏回家的明灯,最抚凡人心。

  千里连佳音,中秋是牵挂心。

  从家书抵万金到鸿雁传书也嫌慢,如今的中秋节团聚变得不再那么遥远,视频连线、微信电话,不因距离而疏远,不因空间而陌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屏与屏的互诉衷肠,心桥跨越时空,让天涯亦咫尺。明月似眸,与星空为伴,有家人为伴,平平淡淡才是真。

  风尚代代传,中秋是美好愿。

  盼月、供月、赏月、邀月,有五谷丰登的欢庆,对影成三人的洒脱自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才是国富民强的最好体现。华夏儿女心手相连,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满月当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梦想支撑前行,汇聚磅礴伟力,在一代代接力中,共绘家阖万事兴大美画卷。

  作为农信人,中秋更是接续奋斗之际,是普惠金融之时,在经历了春种的希望、夏忙的辛苦,在秋收中享受付出的快乐,感受丰收的喜悦。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农信人的足迹。山西农信的各个网点立足区域发展、扛起地方金融主力军、排头兵的责任担当,访千家用脚步丈量土地,进万户用真情诠释百姓银行。在一片连着一片的庄稼地,有农信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利用假期与村民劳作在一起,问收成、问销路,充分利用农信网点多、客流广的自身优势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轰鸣的车间里,有农信人流动的身影,服务下沉一线、靠前主动对接,与企业心贴心,把产品、技术、信息送到基层,感受着一起过节的欢娱;在人流量聚集的车站、店铺、商超,更是精准营销的好时节,宣传金融知识的绝佳时间,向来往群众普及人民币的识别,宣传反诈骗的最新手法,通俗易懂是前提,走心入心是核心,在寓教于乐中,让百姓对金融知识愿接受、能记下、会运用。

  秋已至,菊花香。月已圆,情相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一个个小家的欢乐汇成国家发展的精神气力;一个个香飘四溢的月饼沁入了人们思乡的味蕾;一个个山西农信人的微光聚成了改革发展的坚定灯火,十五的月亮明亮更大、更美、更亮、更有内涵,农信的发展步伐亦会迈得更稳、更快、更高、更好!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