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平安法治建设激发社会活力
连日来,浙江政法机关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热潮,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大改革举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积极探索助企护企新途径,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借力数字技术,推动基层社会现代化……
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表示,全省政法系统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一体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着力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上下功夫,增强社会韧性、激发社会活力,为改革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法治和社会环境。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当前,浙江省各地政法机关正全面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工作,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历久弥新的“枫桥经验”不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浙江公安坚持“枫桥经验”,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我们物业调解了很多次都没能化解,还是你们有办法!”7月22日,在杭州市钱塘公安分局新湾派出所“心挽”四解工作室内,一场因房屋漏水引起的长达两个月的邻里矛盾纠纷,在工作人员见证下得到圆满化解。
新湾派出所以“枫桥经验”为蓝本,联动司法所、律所、法庭等调解力量,成立“心挽”四解工作室,秉承解释、解气、解决、解困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早、化解在小。
浙江法院深化“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矛盾纠纷分层过滤机制,整合基层解纷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共享法庭的“罗国海工作室”,是越城区人民法院创新继承“枫桥经验”,在基层打造的一道新“枫”景,其负责人便是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
“古有包青天,今有罗青天……真的太感激您了!”
“没事的,应该的!”
走进工作室,这位浓眉大眼的绍兴市人大代表、坡塘村党委书记面带憨笑地向《法治日报》记者展示了他与一位当事人的聊天记录。原来,这是一起因空调外机安装争议而引发的邻里矛盾,在“罗国海工作室”介入之下,矛盾顺利得到化解。
“其实这就是件小事儿,不一定非要闹到法院去,我先掏钱喊了工人来重新安装空调外机,接下来再做调解工作就简单多了。”罗国海说。
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杭州市检察机关打造“枫桥e站一站式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受理矛盾纠纷,推动检察职能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定分止争、修复社会关系为己任,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现代化水平。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诸暨,全面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理念,突出司法所矛盾纠纷化解功能,目前已打造市级“枫桥式”司法所14家、省级“枫桥式”司法所4家。
探索形成改革新成果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作出了新部署。
浙江各地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聚焦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企业有感的改革新成果。
在金华义乌铁路口岸,义乌公安联合铁路、海关等共建的“义新欧”联勤警务站静静矗立。它精确聚焦企业、经营户、货车司机,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以“首站平安”确保全线贸易平安。
这是近年来,浙江公安着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
浙江检察机关始终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积极探索助企护企路径,在助力企业发展上持续展现检察机关担当作为。
在湖州,一企业因经营管理权引发多起民事诉讼,企业及股东涉诉7年,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濒临破产。湖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受理其中一案的民事检察监督申请后,秉持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的理念,通过法检律联合协作,在个案办理中找准系列案件矛盾症结点,最终推动化解了企业股东之间的矛盾纠纷,帮助企业生产经营全面回归正轨。
此外,湖州市检察机关还启动共联检察工作,持续深化“人大+检察”监督机制,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深入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
浙江法院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青田县,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侨乡进口商品城内入驻了297家侨企侨商,对外经营中会产生一些矛盾纠纷。青田县人民法院在商品城设立了油竹人民法庭,为有需要的侨商提供咨询、指导、调解等,推动涉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行政执法质效提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进综合查一次、一支队伍管执法,减少执法扰民扰企8.79万余次,进一步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全面创新运用数字技术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
浙江各地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提升数字信息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您好,这里是‘661890’,您需要什么帮助?”在温州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661890”是浙江公安的大数据赋能服务专线,它与“浙警通”App一同为基层民警提供日常深度数据支撑。
近年来,浙江公安加快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全面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打造基于新技术的智慧公安新机制、现代警务新体系。
浙江法院强化数字赋能,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导入一张图,便能溯源查明版权真实来源。这是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研发的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数字应用所展示的神奇功能。
作为世界纺织之都,柯桥区纺织业经济发达,但由此衍生的纺织花样版权纠纷并不少见。柯桥法院主导开发“版权AI智审”系统,借助“以图搜图”技术和海量数据底池,实现图片查重、侵权比对,进一步降低侵权风险与纠纷,为市场经营户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浙江检察机关创新探索数字治理,全面深化数字检察建设。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运用数字建模达成对非法改装货车监管领域车辆检测、道路执法的全链条精准监督,综合整治交通运输行业乱象。
申请、答复、办案、云上听证……2023年,浙江省司法厅牵头,联合杭州市司法局等建设“浙里复议”数智应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行政复议全流程,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推动行政复议流程标准化、规范化。(记者陈东升、王春)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