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稀土高新区特色产业集群乘风起势
几天前,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项目二期工程正式投产。这是蛇年新春中国北方稀土首个投产项目,更是其抢先抓早、紧盯快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力见证。
投产当日的生产车间内,一线职工全神贯注、协同有序,正在为二期工程项目首台氟化物体系电解炉启炉做最后的准备工作。随着一袋袋电解质压进炉体以及金属熔浆的成功灌入,炉内温度逐步升高,电解反应热烈充分,标志着二期工程首台电解炉成功启炉。
“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华星稀土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总经理鲁强说。
不负春光,向“新”而行。眼下,包头稀土高新区正精谋善为、聚链成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稀土、先进金属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
记者走进包头磁馨电子有限公司,手机摄像头OIS防抖马达(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加速建设,力争6月底竣工投产。据悉,磁馨电子防抖马达项目新建生产线是全球首条防抖马达自动化多轨道智能生产线,填补了自治区高端智能手机核心元器件制造产业的空白。
近日,包头锐创永磁电机公司船用永磁轴带电机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依托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可在不改动原船结构情况下,对现有船舶低效发电机进行替代,在节能降碳的同时提高效能。锐创船用永磁发电机是该领域的“首台”分半式船用永磁轴带发电机,并于2024年2月获得中国船级社秦皇岛分社全球首台(套)认定。
科技领先一步,产业领跑一路。稀土高新区做强产业创新矩阵,集聚企业创新势能,加强产业项目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建立新竣工企业投产、存量企业稳产服务清单,支持北方稀土、英思特、天和磁材、金风科技等存量企业加码布局,在区内投资建设扩产转型项目、产业配套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聚焦产业强基,扩增量提能级,筑强实体“硬支撑”。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围绕“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稀土产业能级,坚持以战略思维招龙头,加大全国前20强磁材企业招引力度,力争引进20家永磁电机企业;坚持以系统思维强配套,细化产业链招商图谱,充分发挥卧龙、厦钨链主作用,大力招引电机配套企业、磁材下游企业和运维服务企业,加快形成从材料到器件到系统集成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壮大新兴产业赛道,推动晶硅光伏产业持续向好发展,加快亿力新能源、明天氢能、特隆美等项目建设,用好双良获得国家碳足迹认证和国际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证书的影响力,全力帮助企业找订单、拓市场;加快发展铝铜后深加工产业,推动常铝再生铝项目落地实施,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华鼎、震雄开展科研攻关,扩大稀土铜基高纯高导新材料产品本地化利用份额。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把握智慧、绿色、健康等方向,支持东宝生物、永磁电机企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大力引进一批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产业领域的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先发优势。
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样是稀土高新区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突破口和工作着力点。
“依托包头丰富的高丰度稀土镧铈资源,中天宏远开发出一系列先进稀土新型材料,实现了稀土在高温合金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改性材料、日用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目前,企业综合产能达到20万吨,形成专利成果50余项,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企业副总经理刘康平表示,2024年,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推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突破,并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一批新项目正快马加鞭赶进度,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企业纷纷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引擎,全力推动特色产业不断向“智”而行,向“高”而攀,向“新”而进。(记者刘向平通讯员贾婷婷)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