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 赋彩时代华章——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侧记
“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
9月22日至23日,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在我市举行。大会旨在进一步加强红山文化的保护利用、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持续推进红山文化重大考古项目研究,精准科学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红山文化”力量。
盛会下,首次公布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及冢内出土迄今体量最大玉龙。作为“红山文化”命名地和重要发祥地,这一重磅消息让世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赤峰。
盛会下,红山文化这一重要且独特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在多元视角下再度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研讨中心。
遇见红山 追溯中华文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随着会议日程逐一进行,一次对红山文化内涵的再丰富、再拓宽的大讨论精彩上演。
在22日上午的大会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公布了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的考古新发现,揭示了今年5月启动发掘工作的丰富成果。
据介绍,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是自治区目前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也是首次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并一次性出土了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几乎覆盖了红山文化玉器的所有类型。M15出土的玉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同时,还发现了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器物,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也为探索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现象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日出红山上,文明曙光里。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考古发现,注定会成为红山文化发掘与研究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河北、辽宁等地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山巅筑古国·牛河梁遗址新发现、河北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存、马鞍桥山遗址的发掘收获与认识、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的发掘和意义、彩陶坡遗址考古发掘收获、刘家梁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等内容汇报新进展新成果,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溯源工作,共话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红山形成了以诸子百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完成了中心突破,形成了‘敬天、礼地、法祖’观念,形成了祭祀礼仪体系,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文明起源里的一个重要源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贾笑冰在发言中说。
“集中发布如此多的红山文化重要考古发现十分‘解渴’,为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张文瑞说,“红山文化拥有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出土的玉器、陶器等文物都表现出与其他文化存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关系,希望各地能加强文化交流,共同发掘红山文化的丰富内涵。”
红山文化是“多元一体”中重要“一元”,在中华文化万河归海、同心聚力的特质、神韵和气度方面具有典范意义。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认为,红山文化并不孤立,而是展现出鲜明的开放、包容特性。红山文化在孕育形成期间,汲取中原仰韶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虽相隔千里,但没有阻隔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
“70年来,红山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不断深入,为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和理论支撑,对于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盖志勇说。
在如满天星斗般的中华文明中,红山文化是其中璀璨的一颗,红山文化考古研究始终扮演重要角色,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读懂红山 方知何以中国
22日下午,“大家论红山”交流探讨精彩呈现,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角度阐述红山文化的深远意义,对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和探究方向进行了分享讨论。
研讨中,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郭大顺作了题为《从“满天星斗”到“斗转星移”——三部曲再解读》的学术报告。
郭大顺被红山文化史学界、考古界公认为是“红山文化第一人” 。作为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他先后主持了小河沿、石棚山、东山嘴、牛河梁等著名红山文化时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在报告中,通过介绍距今六千至五千年前彩陶与玉器的共存、石构与土木的共存、石雕与泥的共存等考古发现,揭示五千年前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以及它们之间非孤立、频繁交汇,碰撞出的文明火花。这其中,红山文化以及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是“满天星斗说”的典型实例。
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变趋势,郭大顺认为,分布于中华大地广袤地域的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诸文化之间,在充分发展个性的同时,并未分道扬镳,而是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由四周向一起汇聚;同时,为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中华文化与文明的连绵不断奠定基石。
来自赤峰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孙永刚作了题为《植物考古学视角下的红山文化生业研究》的报告。报告中介绍,狩猎、渔捞、采集等在红山文化时期的生业方式中居重要地位,以粟、黍农作物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相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水平不高。西辽河上游地区地貌种类丰富、海拔差异显著,不同的地貌单元、多元的生态环境等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该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生业模式的多样化。多种经济互相补充形成的繁荣昌盛,才得以发出照亮中华大地的第一道文明曙光。
研讨中,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的《红山文化雕塑像所见的社会信仰与社会竞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的《红山文化的历史地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白宝玉的《红山文化——中华文化的直根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张小雷的《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比较关系研究综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任广的《交流与融合——宜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收获》,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的《良渚古城遗址》,为现场参会人员分享了学术观点、科研成果。
加强对话、互学互鉴。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中不断碰撞思想、激荡智慧,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背景下,共同探讨红山文化与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为进一步提升红山文化影响力熔铸不朽的文化力量。
深耕红山 赋彩时代画卷
红山文化命名70年以来,其发掘与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我市与辽宁朝阳两地发现各类红山文化遗址1100余处,尤其是以牛河梁、东山嘴、那斯台等遗址发现的埋葬、祭祀遗存及大量玉器为代表,确定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源头性地位。
70年的丰硕成果、七十载的辉煌历程,令人自豪、催人奋进。23日,与会人员前往赤峰博物馆、元宝山积石冢遗址、红山后遗址、红山文化博物馆、魏家窝铺遗址实地参观考察,感受红山文化蕴含的神奇意韵,聆听远古先民传出的文明絮语,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前进力量。
新发掘的元宝山积石冢遗址位于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今年年初,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考古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4月底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和勘探工作,5月正式启动发掘,经过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明确该积石冢为一处集墓葬建筑与祭祀建筑为一体的红山文化遗址。目前,可知北部的圆形积石冢的外冢墙直径23.5米,晚期积石堆直径可达28米。
大家实地察看遗址发掘区,详细了解遗址发掘、研究管理、文物修复保护等工作,不禁感叹整座遗址的气势恢宏。在敖汉旗下洼镇设置的临时展厅里,200余件文物迎来首次展出,玉龙、玉冠饰、斜口筒形器……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曾经是古人所用器物,让参观者从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是我们的精神追求。”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白宝玉说,红山文化出土了很多龙形玉器,龙精神、龙文化和龙图腾影响着中华民族,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起着凝聚性作用。
溯源最深沉的历史,是为了开启最长远的未来。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源起注入动力;五千年后,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再次将文化传承的火花点燃。
“红山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地下埋藏也非常丰富。今后通过这个国家项目‘考古中国’,大家一起努力,一步步深化对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才会取得更大成果。”郭大顺说道,在赤峰到处都可以看到红山文化元素图案以及众多以红山文化命名的实物,显示出社会各界对此非常重视,为下一步红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宣传开辟出了更好的前景。
红山文化,这一西辽河史前文明的辉煌代表,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如今,这张闪亮的名片在赤峰大地上更加熠熠生辉,正持续焕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为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注入深沉持久的动力。(记者蒙慧林)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