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明

从中华文明视角看“以文化人”“以艺通心”

时间:2023-10-29 16:31:21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深刻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对开展新时代文化与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以文化人,最早出自《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短短的一句话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价值使命观”。“化成天下”,即改变并形成世界新秩序。古人把天下作为世界,可见古人的治世价值观是面向世界、面向全人类的。同时,此言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治世方法论。“观乎人文”,“文”原本指纹理,“物相杂,故曰文”,即在对人与人关系的观照中,获得一种极有价值的东西,以此来改变世界。至于这种极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古人没有给出答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后世儒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文以载道。道,就是极有价值的东西。至于道是什么,孔子在探讨如何平治天下时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影响他们,百姓会产生羞耻之心,进而产生归服之心。也就是说,治世需要德和礼。德和礼在实施中当然有差别。德要导,也就是说引导而不强制。礼则不同,相对而言,是可强力规定推行的,因为没有一定的强制,难以做到人人遵守。所以,从“化人”的角度看,要做到逐渐地悄然地改变人(化人),以引导为主要实施方法的“德”比“礼”更适宜。具体如何做?先人给出的方法论是“观”。但从“观”到“化”之间是有空白的,所以要观出人文之“道”(德),然后导之以德而化成天下。有了以上理解,再来看“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这里的“以文化人”实质是以人文之道化人,核心是“德”。

  “德”在甲骨文中为左右结构,左为彳(从行),从直,以示遵行正道;右为日月之悬,取明意,以示无私之光明。故以德化人指的是以光明正道或以明德化人。儒典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可见,把握明德是教化树人的关键。这是因为“明德”是符合群体共同利益、体现社会共识的价值观。这种明德有许多,如面向全人类的人类共同价值、面向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面向全体当代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明德,在特定范围内均为人们的价值观公约数,符合人们的共同利益,所以人们更愿意自觉遵守奉行,将其蕴藉于文,以文化人,就更能生发出凝聚人心的力量。

  二

  以艺通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艺术精神之一。“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在传统儒家看来,乐由心生,乐(艺术)是人心的写照,艺术的本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在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同时,“唯乐不可以为伪”,即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是创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必须忠实反映创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

  总之,真正的艺术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艺术与心灵是表与里、文与质的关系。所以,通过艺术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到别人的内心世界。

  艺术通心,也易沟通世界。理解这一观点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沟通”二字的含义。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进行的信息、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基本过程包括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反馈四环节。人类最常用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是语言。目前,全球有九大语系7000多种语言。虽然精通多种语言的人可以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还是存在相当大的语言障碍。

  相较于语言,艺术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沟通交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艺术语言的特点是基于人性、传达情感、诉诸形式、付诸感性、通于文化、承载思想。在艺术创造、传播、接受、反馈过程中,除了其中的文化和思想在传递中会存在一定信息误差,前四者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听懂、看懂千百年之前的音乐、绘画作品,可以不借助翻译而直接通过艺术作品感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情感脉动。简言之,艺术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方面具有独特的工具价值与媒介意义。

  艺术在沟通中的价值和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实践中已得到彰显。秦统一六国之前,国家没有统一的文字,也没有今天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同时多种文化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周代创造了礼乐文明之治,充分发掘艺术的文化功能并将其与政相通,实现了艺术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人类社会治理史上独到且无比璀璨的文明之花。

  概括起来,礼乐之治主要有五点经验:一是艺术连通人性。充分利用“乐者,乐也”——人人乐于接受艺术的娱乐功能,将音乐(艺术)用于教化。二是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不断将艺术的内容文化化、实体化,比如祭祀用颂乐,颂先王文治武功,颂民族奋斗历史,让参祭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历史教育。三是艺术在外交运用中常规化。在朝聘会盟等外交活动中,赋诗、歌咏等艺术活动成为政治沟通的主要方式,以至“不学诗,无以言”。四是艺术教育素质化。据《周礼》,周王朝大学(辟雍)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教育,都是在乐官乐教系统中实现的,那时的艺术教育是培养执政者所有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全科教育”。“凡检三代以上书,乐之外无所谓学”概括了西周以乐造士的文化实践情况。五是以乐动情,以诗立教。周朝对艺术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充分运用,即《孔子诗论》所言,“诗亡隐志,乐亡隐情”。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先秦文明礼乐实践中,艺术的作用主要是动情、抒情、传情、悦情,也就是让人实现愉悦化接受,至于接受的内容,无论是诗之志,还是德与礼,都要蕴于其中,相须并用,那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乐造士”“以乐治国”“移风易俗”。由此可见,要借助艺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仅仅有艺术的共情是不够的,还要将文化融入其中,与“以文化人”统一起来,那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艺通心”。

  作者:叶小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