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明

故宫发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阶段成果

时间:2023-05-26 16:43:39 来源:中国文物报

  “经过几年耕耘,故宫博物院在古文字材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形成《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谢伯殳卷等研究成果。”5月22日,记者从故宫博物院召开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古文字工程”)故宫博物院平台阶段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

  故宫博物院作为海内外第一古文字资料收藏单位,藏品丰富,以甲骨文、金文、陶文、石鼓文、玺印文字等为重要代表。

  故宫博物院古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馆员王素介绍,《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谢伯殳卷,是“古文字工程”故宫博物院平台阶段成果中的核心。故宫在根据自身文物收藏特点,整理藏家所藏甲骨的同时,努力收录同源甲骨及相关旧拓。

  马衡卷附有马衡亲手制作的“凡将斋藏甲骨文字”“国学门藏甲骨文字”旧拓。谢伯殳卷包含《故宫博物院藏谢伯殳甲骨》和《华东师范大学藏甲骨》两种。每卷书皆附以著录情况一览表,既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又便于了解此批甲骨流传递藏始末、今昔信息比勘和学术研究。在体例方面也多有创新,是一部优秀的甲骨著录书。

  《故宫博物院古文字论集》(第一辑)是故宫博物院“古文字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和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合作编辑出版的第一部古文字研究论集。这部论集收录相关研究成果22篇,内容涵盖:故宫甲骨整理理论与方法,甲骨传拓、摹写与摄影,古文字与商史研究,甲骨收藏与流传、金文研究与著录等《心手相追——金石传拓艺术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玉海撰写的一部关于传拓艺术、拓片审美理论的金石学论集。本书对传拓艺术的历史定位、拓片审美、制作技巧、人物考证、传承弘扬等问题所作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系列阐述,较为完整地构建出基于文化史和美术学范畴的金石传拓艺术研究理论框架,开辟了传统金石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着引领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

  《中国书法》2023年第4期“新见故宫博物院藏殷墟书法研究特辑”首批公布的研究成果中以《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为主,精选一批骨板较大、字数较多,契刻遒劲、字口清晰及部分涂朱、涂墨的高清甲骨实物图版,辅以拓本、摹本,真实且成规模地反映殷墟甲骨书法原貌。同时,刊登了甲骨项目组团队从甲骨书法研究与相关角度撰写的学术论文。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还刊布了马衡先生《凡将斋甲骨刻辞》的部分原拓书影及马衡先生之孙马思猛先生撰写的介绍马衡先生辑录《甲骨刻辞拓本》的相关内容。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设立了新的办院理念,以“四个故宫”为支撑,要把故宫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学术故宫是故宫文博事业的核心,故宫博物院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作出贡献,同时也要在学术成果传播方面加大力度。以新媒体等途径,发挥博物馆优势,做好古文字活化与公共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文字,加深对中华文明传承有序的理解。此外,王旭东对故宫古文字团队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表示敬佩,对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祝贺,并坚信团队将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呈现给学界及社会。(记者 徐秀丽)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