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望相助意识中同心筑梦
01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提出四个字的希望:守望相助。
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扎实迈进,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需要切实树牢守望相助意识。
02
守望相助,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
从我们党领导下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到全方位建设好“模范自治区”;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成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再到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一部内蒙古的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守望相助的团结奋进史。
如歌曲《守望相助》中唱的:“无边的草海根脉相连,辽阔大地山川绵延。各族儿女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幸福永远。”
回顾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辉煌历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是不断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是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各族儿女的幸福所依。
03
守望相助,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1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颁布《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提出“七个作模范”的要求;出台《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唱响多元一体、特质鲜明的北疆文化……
在内蒙古,各民族同村庄、同社区,同班级、同企业,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欲事立,须是心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民族团结就有了“心基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就有了“行动力”。
要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民族起源的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从共同历史记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历史必然中强化守望相助意识,守好各族人民共同精神家园。
要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
要结合北疆文化建设,讲好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一起走过、一起走来、一起走向现代化的故事,讲好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故事,把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精气神激发出来,把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做事创业、家家守望相助的局面。
04
守望相助,吹响加快发展的号角。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前,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是内蒙古的中心任务,也是内蒙古最大的实际。
紧扣这一中心任务和最大实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必须以大局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谋划内蒙古发展,把“望”的文章做好。
要“抬头看路”,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到内蒙古的位次和分量。
要“登高望远”,望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望向现代产业新体系,望向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望向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要“跳起摸高”,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在抢抓机遇中扬优势、锻长板,在应对挑战中促转型、补短板。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的:“闯新路、进中游,不是另起炉灶,也不能一味守成,有的要坚持不变、一抓到底,有的则要加紧改变、重塑再造。”
坚持不变、一抓到底的,是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
加紧改变、重塑再造的,是产业结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
在奋进新征程中“守望相助”,内蒙古就能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05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新征程上,无论是办好两件大事,还是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都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汇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以祖国北疆更加亮丽的风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万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