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整治“黑话烂梗”,构建清朗网络语言生态

时间:2024-10-17 11:19:39 来源:工人日报

  据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按照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为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思想的外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网络嵌入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形态。出于人机交互输入方式的限制、网络个性化表达盛行等因素,在网络空间中不规范用字用词的现象越发常见。“鸡你太美”“你这个老6”“拴Q”……随便点开一些视频,随意瞅一眼评论区和弹幕,便能发现这些语言夹杂其间。

  泛滥蔓延的语言差错削弱了语言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对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未成年人与网络接触越来越密切,粗鄙不堪的网络语言也会产生不良引导,对他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形成“反向激励”。

  语言流淌着浑厚的文化基因,凝结着浓烈的情感认同,对我们的母语保持敬畏应该形成一种共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应是各方努力的方向。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素质和应用水平,推动形成普遍的语言规范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建构更加和谐、生动的语言生态需要多方努力、同向发力。

  学校教育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主渠道,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守土尽责,强化母语教育,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植根于更多孩子心中。同时,利用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宣传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提升青少年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旨趣,筑牢抵制不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防火墙”。

  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也许每一个人在运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前提是要遵循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性要求,不能忘乎所以、放飞自我。特别是网络自媒体,更要严格约束自己,不能为追求个性、提高“辨识度”而随波逐流,为博取流量而牺牲语言的“尊严”和“脸面”。网络监管部门要发挥“望远镜”“显微镜”的功能,不让粗制滥造的“黑话烂梗”流向更广的空间。

  尽管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自带净化系统,具有吐故纳新的能力,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主动作为,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和修订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在最大限度拦截、杜绝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同时,也要及时吸纳蕴含时代精神、具有时代印记、富有审美意蕴的网络语汇,构建清朗网络语言生态,不断充实我们的语言文字宝库,推动文化在传承中发展。(樊树林)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