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深入中国人生活
乘坐新能源公交车上班,入住绿色饭店,点外卖选择“不需要提供餐具”……在拥有14亿多人大市场的中国,从出行、餐饮到住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一个简单的选择,便可轻易解锁更加低碳、健康、多元的生活方式。
在雪域高原,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日喀则市,市民出门便可坐上新能源公交车。高原空气含氧量低,传统燃油车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排放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现象。日喀则市逐步加大新能源电动公交车使用力度,深受人们青睐。
“这批车造型简约大气,针对夏季炎热的天气,驾驶室还设置了小风扇。”日喀则市公交2号线驾驶员扎西多杰介绍,今年最新投放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续航里程可达180至280公里,运行过程中无污染、能耗低。2号线连接日喀则火车站,客流量大,这批车的加入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我每天都要乘坐2号线公交上班,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比以前的公交车宽敞、噪音小,我非常喜欢乘坐。”公交2号线的常客巴桑说。
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日前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中国的能源转型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能源助力公共交通跑出绿色“加速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势头不减。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6月底,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中国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优化用户体验。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这为新能源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撑,也体现政府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
随着共享单车普及,以及各个城市加大专用自行车道的建设,由“四轮”回归“两轮”的“绿色出行”在中国不仅成为时尚,更是一种日常。
“女儿上学,老公上班,都是骑车。短距离就骑共享单车,较远距离骑自己买的变速自行车。”北京的骑行爱好者徐女士说。
绿色消费不仅带来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也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动能。在云南、青海、河北崇礼等地,骑行旅游成为风尚,文旅经济“绿”意盎然。
沿洱海生态廊道骑行已成为众多游客来云南大理旅游的网红“打卡”项目之一。大理苍洱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已投入生态观光车100余辆、共享自行车3000余辆。今年1月至7月,累计进入洱海生态廊道范围1311.02万人次,平均每日6.24万人次。
此外,随着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健康养生消费理念逐步推广普及,绿色产品的生态价值也在消费端得到更多释放。
有机大米、NFC(非浓缩还原汁)果汁、鲜食玉米……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色食品,农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生态种植是我们四大种植标准之一。公司有2000亩地采用‘鸭稻共作’生态种植模式,产品附加值更高。”黑龙江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说。
据统计,2023年中国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1156.9万吨,增速为3.2%,呈稳定增长走势。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近日发布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226个项目上榜,为消费者选择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提供参考。专家预测,未来绿色食品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7年突破1.2亿吨。
在中国,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买单,企业不断强化绿色经营理念,旨在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绿色饭店在中国兴起。它们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进行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在节约资源、减少塑料使用、空气净化、无纸化办公等多方面践行绿色理念。
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乐然介绍,中国参评绿色饭店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更多企业愿为消费者提供节约、环保、放心、健康的多元化服务。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饭店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已创建绿色饭店1500余家。业内人士介绍,国家标准绿色饭店以“银杏叶”为标识,“五叶级”为最高。
绿色消费正在深入中国人生活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等作出系统部署。
《2023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
“从国家、社会到个人,深入自觉践行绿色理念,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图景。”刘春生说。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