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习近平: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这段话出自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平等和尊重是交流对话的基本前提。通过交流对话,可以在差异中发现共同点,在差异比较中反观自身,取长补短,实现文明互鉴,实现对世界文明的总体性把握和系统性认知,把准我们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格局中的坐标定位和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国事访问、出席不同主题论坛等双边、多边国际场合中倡导不同文明间要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中国理念主张带到世界各地。从2013年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前夕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倡导“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到近日出席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重申,“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习近平主席持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等重要国际场合倡导各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文明交流互鉴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深入人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国家间的人民通过商贸、旅游、教育、科研等各种方式加强交往交流,消除偏见、加深理解、增进友谊。譬如,我们在全球设立了约50个中国文化中心,向当地民众积极传播和推介中华优秀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创建500多所孔子学院,教授中文并推广中华文化。去年成立的“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目前吸引28个国家63座知名旅游城市加入,双方将在政策联通、资源统筹、市场对接、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这些举措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欣赏,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和谐与合作。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加强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互鉴,不仅是我们获得国际社会认同、支持的重要保障,更是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不断丰盈厚重、行之久远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与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推动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共建和谐共生的新愿景,共创美美与共的新境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