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护航31枚金牌诞生 这块冬奥会雪上场地有“妙招”

时间:2022-02-08 09:08:48 来源:新华网

  迈过春分时节,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场地和赛道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和挑战?7日,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领域负责人介绍了这块场地应对极端天气的“妙招”。

  作为雪上项目主要举办地,张家口赛区将产生本届冬奥会109枚金牌中的51枚,其中古杨树场馆群将产生31枚金牌。

  古杨树场馆群主任郭英介绍,古杨树各项目对天气有着严苛要求,在气象服务保障方面,场馆群构建了覆盖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个场馆,由19套核心设备组成的冬奥核心气象观察站网。

  “这个气象观察站网可以实时获取、捕捉每一个场馆、每一条赛道的秒级、分钟级的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信息。”郭英说,“我们还运用一大批高精尖的观测设备,用于每条赛道的气象观测,基本形成了‘多要素、三维、秒级’的气象监测网络。”

  郭英介绍,冬奥气象团队开发了针对赛场的预报制作平台和展示平台,把最新的科技成果都运用到赛场的预报中,目前来看,这套系统还是相当管用的。

  为应对赛时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场馆群在山地运行方面也做足了工作。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场地经理魏庆华说:“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融雪或低温冰冻等极端情况,我们同气象部门紧密协同,赛前24小时、72小时、赛前一周、赛前15天,一共四个时段进行监控。”

  魏庆华介绍:“我们在2021年11月初开始造雪,前后7周完成,根据比赛需要和场地使用需要,山地运行团队每天夜间进行5个小时塑形工作。比赛需要雪质稳定,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再造雪。为应对极端情况,我们在三个赛场准备了超过10万立方米的储备雪。”

  “一旦出现高温融雪情况,我们有几种措施可以有效应对,比如调用储备雪,比如对赛道上融雪面进行剥离,部分融雪严重的位置我们会进行硬化处理。”魏庆华说。(记者杨帆、卢星吉)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