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多地中小银行专项债启动发行,广东4家银行将获共100亿元增资
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丰凤鸣 报道
12月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0年自治区金融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积极抓住国家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契机,精选3家城商行和8家农合机构,全面完成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案,专项债即将发行。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陕西、浙江、广东等地也已明确发声将于12月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补充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12月1日公告,广东省将于12月7日招标发行100亿元的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期限为10年。募集资金用于郁南农信社、普宁农商行、揭东农商行和罗定农商行4家机构增资。广东成为首个披露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详细信息的省份。
随着经济下行,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冲击下,资本不足约束着银行的放贷能力。与此同时,银行加快了资本补充的步伐。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可转债等是重要的外源性工具。据财政部11月11日发布的通知,新的2000亿元特别债券额度已下发,以支持缓解地方中小型银行的风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有限。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政策即将落地,将有利于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中小银行改革。"一位地方农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2000亿中小银行专项债将启动
今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通过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明确"将在今年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通过认购可转债等方式,探索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相关路径"。
据财政部近期发布的消息,经国务院批准,11月11日已下达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目前分地区额度已全部下达。
很快,已有地方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披露发行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信息。12月1日,中债网公告显示,广东省将于12月7日招标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的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期限为10年。存续期第6-10年,每年按照发行规模的20%偿还本金,利息按半年支付。
投向说明显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4家金融机构增资,分别为郁南农信社、普宁农商行、揭东农商行和罗定农商行。此次增资由粤财控股作为资金运营主体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入股上述四家银行,入股资金分别为37亿元、14亿元、9亿元、40亿元。
据此前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此次2000亿元专项债将用于18个省份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分别为天津、河北、浙江、山东、广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由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具体方案。
目前来看,广东是首个在中债网上披露发行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信息的省份。近日,记者从2020年自治区金融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也即将发行。此次获得这笔专项债资金支持的是3家城商行和8家农合机构。
虽然会议上未公布具体的机构名称,不过记者注意到,少数几家自治区内银行已有相关信息披露。例如,10月19日,内蒙古银行发布公告显示,将于11月6日召开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全权授权董事会办理有关使用政府专项债资金补充资本的议案》在内的议案。此前8月17日,乌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定于2020年9月2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内容包含"关于申请地方中小银行专项债券资金补充资本金缺口的议案。"
除了广东省、内蒙古之外,记者获悉,浙江、陕西等地也将在本月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据浙江省和陕西省政府近期公告的12月政府债券发行安排,待银保监会批复后,浙江和陕西省政府分别计划发行50亿元和46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债券期限均为10年。其中浙江省发行时间约为12月中下旬。
中小银行依然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
记者了解到,银行资本补充主要依靠两大途径,一是内源积累,二是外部补充。"中小银行外部补充资本的渠道有限。因为疫情,靠利润内部积累的规模也不大。监管提出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有利于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中小银行改革。"一位地方农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05%。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7%,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41%,较上季末上升0.20个百分点。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11%,较上一季度末的12.56%和12.23%出现下降。由此可见,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与此同时,银行债券发行获批提速。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今年银行已发行38只永续债、发行量达5985亿元。10月、11月,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发行量合计分别约为700亿元、1500亿元,其中11月银行永续债发行量超过1000亿元。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指出,永续债发行节奏显著加快,说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诉求强烈。从发行主体看,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明显增多。永续债已成为中小银行扩充资本的重要渠道。
对此,上述地方农商行人士坦言,这是因为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手段相对较少。这和中小银行的自身经营情况、评级等客观条件限制有关。受疫情影响,利润增长趋缓的同时,中小银行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中小行发行的永续债因此不如大行受投资者待见。特别是近期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触发减记事件后,机构投资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更为审慎。
在此背景下,多地多家银行即将进行地方专项债发行试水,对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是一个利好消息。"地方专项债资金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策距离正式落地迈出了重要一步。"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目前以何种形式注资在落地的具体操作上仍不明确,但未来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发行很可能压力有所缓解。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