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水粮矛盾” 提升用水效能 ——抓好“六个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③
节约就是增长,就是发展。节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节水行动是破解“水粮矛盾”,提升用水效能的关键举措。作为“六个行动”中的关键一环,通辽市聚焦农业领域抓好节水行动,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措施,力争新增节水1.3亿立方米以上,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在科左后旗阿古拉镇哈日额日格嘎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焊接管道,挖掘机和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协同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破土、沟渠开挖和管道铺设等工作,整个施工现场秩序井然,一幅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今年嘎查建设高标准农田7500亩,涉及到200多户、800多口人。项目建成后,既节水又增粮,亩产能增加1000多斤。”哈日额日格嘎查党支部书记红梅介绍说。
哈日额日格嘎查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通辽市实施节水行动的一个缩影。通辽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广阔,农业用水占比超过90%。对于通辽而言,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既是制约发展的生态问题,更是关乎长远的生存问题。围绕破解“水粮矛盾”,提升用水效能,通辽市聚焦农业领域抓节水行动,全域推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单产提升等节水增产增收技术,创新研发农业节水新技术、新装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适水种植、量水而产,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扩大低耗水和抗旱作物种植比例。2025年,通辽市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推动全市高效节水农田面积达到1000万亩,确保新增节水1.3亿立方米,可节约农业用水超过1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保持在全区前列。
“当前,通辽市农牧局正在制定《通辽市‘农业节水提升年’行动方案》,聚焦地表水灌溉区和地下水超载灌溉区,实施‘五节’综合措施,推进农业节水,实现节水增粮。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节水意识和灌溉管理水平,共同推动形成农业节水与粮食增产的双赢局面。”通辽市农牧局种植管理科副科长洪永胜介绍说。
节水行动,不喊口号,重在行动。在节水行动中,通辽市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打好节水“组合拳”。同时,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以电折水”测算精准度,推进制度节水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当前以农业节水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田有效灌溉系数0.69以内。全面提升工业用水效率,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准入标准,实施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促进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要大力推动生态节水,大力推广节约用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管控目标以内,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通辽市水务局局长肖强表示。(山丹)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