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

新泰市:探寻乡村振兴实践密码

时间:2023-05-23 11:46:59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李健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农业农村融合示范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一块块国字号奖牌的背后,是新泰市不断探寻的理念含新、生态含绿、发展含金的乡村振兴实践密码。

  让人民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近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一村美到村村美,从丰盈城市“菜篮子”到鼓起农民“钱袋子”,新泰市以实施现代农业三年提质增效、特色镇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人居环境后进村整治、村党组织书记“分类培养”等系列工程,一体推进产业、人才、文化、

  走进位于谷里镇西朱村党支部领办的宏丰农业现代产业园菌棚里,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一排排蔬菜幼苗长势喜人,焕发盎然生机。“我们根据食用菌和蔬菜生长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求,采取蔬菌轮作模式,有效填补了蔬菜生产的空档。”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西朱村党支部书记朱勋不禁喜上眉梢。

  “我今年种了870亩地的小麦,以往这个时候打药,光药费需要35000块钱。现在有政府统防统治,不光不花钱,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非常方便。”在宫里镇种粮大户王明峰的小麦地块,10多架植保无人机同时作业,低空掠过麦田,掀起绿波千重,蔚为壮观。据悉,采用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不仅节省了农药的使用量,还实现了农药喷施质量的稳定性和喷施过程的智能化。

  “机器干,躺着看”是新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新泰坚持“藏粮于技”,实行田、土、水、路、林、技管综合配套,推动实现“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土肥沃”建设标准。截至目前,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8个,总投资7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1.3%。

  “成色越好的金银花药效越好,价值也更高。下一步我准备上两台设备,做咱自己的金银花茶,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眼下,正是金银花盛开的时节,岳家庄冯家村赵传龙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采摘、收购、运输,一派繁忙景象。

  “这是我们和中科院合作培育的一个甘薯新品种,因为口感和板栗差不多,香、糯、甜,无丝,我们叫它‘泰山板栗香’。”新泰市禹村镇山东建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内,董事长左臣明举着一个培养瓶说,“‘泰山板栗香’正在审定过程中,现在只能小规模试种。通过审定后,就能有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用‘泰山板栗香’加工成的产品。”

  金银花和地瓜是新泰市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功例证。当地积极引进培育高蛋白小麦、饲用玉米、优质甘薯等示范粮食作物新品种15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绿色农产品认证,全市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17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8个。通过实施名茶、名果、名菜、名粮、名药“五名”工程,新泰甜山楂、新泰芹菜等区域公用品牌逐步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新泰大地,位于翟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排排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这是新泰市高位谋划光伏基地建设,在设施农业大棚安装光伏板探索出的“农光互补”模式,可利用棚顶或棚间距建设光伏电站,实施太阳能发电。

  近年来,新泰市不断探索“光扶农、光促农、光富农”模式,在翟镇、泉沟、西张建设农光互补示范基地,建成安装光伏板农业设施大棚1万余个,利用蔬菜设施大棚棚顶或棚间距建设光伏电站,实现“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绿色低碳发展。年实现发电收入5亿元,年产优质蔬菜6万吨,带动1.5万人就业增收。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新泰市厚植发展新优势,做好集约、循环、融合、资本4篇文章,培育发展“农业+光伏”“农业+电商”“农业+旅游”等新型业态。创新推行“线上平台+综合服务实体”的农村电商模式,培植电商平台36家、重点电商企业60多家、农村电商服务站776家、农民网店3752家。深入发掘农业休闲观光功能,培育了掌平洼、陈角峪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举办樱桃节、百合节、香椿论坛等节庆活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我们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上千人的研学团队。”位于楼德镇的长兴农业创新园以生态农业为主线,以“农业文化”“旅游文化”“乡土文化”的融合为底蕴,打造了集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度假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融合形成了“传统农耕文化+研学旅游+红色教育”基地。谈及园区项目前景,研学旅游服务部门负责人张春园信心满怀。

  走进果都镇瑞谷庄村樱桃园,只见红彤彤的大樱桃缀满枝头,成群结队的游客正在果园里享受采摘的乐趣。近年来,果都镇始终把樱桃这一特色经济林作为主导农业产业来抓,发展樱桃总面积2200余亩,人均增收1.8万余元。“下一步,我们要以樱桃为媒,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乡村游为一体的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果都镇党委书记李元表示。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新泰市坚持以“三带十区百园”工程为主线,深入推进粮油、蔬菜、林果、畜禽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百合、中药材、菊花、樱桃、山楂“五朵金花”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3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6家、家庭农场23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04家,并布局畜禽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休闲食品、种质资源等9大产业链条。楼德镇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汶南镇、西张庄镇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羊流镇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点开一张影像地图,拖动鼠标可以放大、缩小,每个社区的楼栋、商铺一目了然,每个楼栋的楼层总数、居住情况、住户信息等都可以查询……在新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笔者一一展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应用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近年来,新泰整合全市11部门网格职责、人员和经费集成为一个治理网格搭建数字化运行平台,在村(社区)建立“市—镇—村(社区)—网格—党员联户”五级治理体系,实施党员“一区五责”包保联户,一“网”链接万家事,一竿子插到底,推动全市铺展开来。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2373个,共选配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总网格长80名、网格长1078名、网格员2373名、“双楼长”4995人,联户党员10909名,每个网格平均服务219户570人,夯实网格化治理的“微单元”。

  高效的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是关键。新泰聚焦“信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构建起市镇村上下协同、政府部门多点横向联动的全方位组织架构。研究出台《新泰市农村和社区居民诚信积分评价办法》《信用进农村(社区)实施方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等文件,确保信用建设工作有据可依、有制可循。

  “在我们村,处理公共区域垃圾、献血、调解矛盾等好人好事都能给自己的信用加分。”每月25日,新汶街道中洛沟村的“积分兑换超市”就热闹起来。小到抹布、筷子等生活用品,大到镰刀、锄头等生产用品,都可用信用积分兑换。村民王小俊用信用积分兑换了一桶洗衣液。

  “小积分”带来“大能量”。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来,汶南镇洼子村呈现出新气象:左邻右舍磕磕碰碰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房前屋后乱扔垃圾的少了,爱护环境的多了;对村发展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少了,建言献策、积极参与的多了。新泰市农村“信用+”体系的运行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热情,顺利实现村级自主治理,展现出乡村文明新风。

  新泰市通过完善提升“信用+志愿服务”“信用+积分”机制,健全居民信用档案,累计采集10万农户、560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60余万条,建立社区居民信用电子档案11315份。通过创新实行农户“身份+信用”综合关注评估,助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农业大户2000余家。乡村善治实现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同步联动,3年累计受理、解决群众诉求17.24万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9.08%。

  走进小协镇郭家泉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村民随意休闲的小广场,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新底色。

  良好的村容村貌背后,是人人参与的暖心村风。郭家泉村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探索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营造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真正实现农村环境“旧貌”换“新颜”,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底色。

  “6镇10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效推进,100个人居环境后进村得到有效整治;治理采煤塌陷地3000亩、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废弃矿山172.8亩;完成荒山造林1000亩,绿化乡村道路100公里……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新泰美丽乡村建设的浪潮在奔流涌动。

  乡村之美,既看“颜值”,也看“内涵”。新泰古称平阳,在全市推出的“语润平阳、文润平阳、德润平阳、爱润平阳、诚润平阳”五大工程,让文明风尚以惊人的速度在普通市民间“裂变”: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达到2800余支,志愿者达23万人,每6个新泰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老井讲堂”“山楂树下”“小高讲医保”“普法微课堂”“小镇会客厅”等宣讲品牌,坚持“说理”与“叙事”相结合,运用“送学、点学”“线下、线上”等形式,使宣讲更接地气,也把文明有礼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全国道德模范、青云街道管家洼村村民赵利,成功救起16名落水者,打捞溺死人员40多次;石莱镇西高家庄村村民魏新娥,主动照顾失去劳动能力的小叔子和他的两个女儿……去年以来,由新泰市政府推出的“登高望远 星耀平阳”每周一星短视频活动、“寻找身边感动瞬间”随手拍、“榜样新泰·最美人物”系列评选,让各行各业的典型成为新泰的明星。目前,全市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13人、山东好人80人、泰安好人111人。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齐抓共进,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在新泰市跃然纸上。

  暮色初起,晚风习习。一声铜锣开场,接着笙、板胡、大鼓等乐器奏响,新泰市羊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内顿时热闹起来。循声望去,村民聚在一起,正在欣赏当地羊祜红韵艺术团的义务演出。在新泰,86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9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实现全市覆盖,文化进万家、周末大舞台等文化活动长年不断,爱、诚、孝、仁“四德”之花开遍新泰。

  漫步乡间,感受小桥流水的惬意;倚桥遥望,一览新时代乡村的活力。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要求,新泰市巧用新元素撬动乡村振兴,坚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聚焦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朝着建设生态“高颜值”、发展“有朝气”的美丽乡村不断努力着,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新泰力量。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