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

安徽省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

时间:2020-11-01 16:25:46 来源:厅农田建设管理处

  为加快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2018-2020年,安徽省总计投入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财政专项资金80亿元,实施专项治理1128万亩,切实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系统规划、成片治理,建立台账、明确任务,建管并重、创新机制”的思路,有序衔接水资源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规划,编制《安徽省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专项规划(2018-2022年)》,明确5年治理农田4066万亩,其中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治理1765万亩,安排专项治理2301万亩。坚持以小型农田灌排区为单元,通过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及水源工程建设,对支渠到田间的灌溉系统和田间到大沟的排水系统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治理,有效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将全省由北向南划分为5个片区四种类型,确定不同的投资标准,分类确定治理内容。

  二、强化资金保障。统筹治理的1765万亩,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要求筹集落实资金。实施专项治理的2301万亩,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设。省财政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按照扶贫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对县(区)项目建设给予奖补。注重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各级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2018-2020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0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近17亿元。

  三、强化建设管理。按照“五统一”管理要求,参照《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本省有关规定,加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初步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及运行管护全过程规范管理。同步调度推进高标准农田与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对市县资金落实、项目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质量等进行逐月调度通报。建立健全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施工单位、专业监理、第三方检测和农民监督员“六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验全过程闭合管理。

  四、强化建后管护。全面推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建管改革,在项目实施前明确工程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方式、管理经费来源,在工程验收时同步验收管护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建立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两证一书”制度。督促各地在年度预算中安排农田建设管护经费,从下达的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经费中计提1%管护资金。积极培育运行管护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财政补助等措施,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工程管护,有效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社会筹资难、管护难的困境。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