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

吃得更放心 内蒙古全面推广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

时间:2021-09-01 18:05:38 来源:北方新报

  8月31日上午,呼和浩特市百岁园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十分热闹,刚刚摘下来的西红柿、小果子散发着果香,煮熟的玉米让人直流口水……“如果,这些农产品在售卖时贴上含有追溯码、编号以及生产企业名称等内容的合格证,不仅会增强市民对咱们产品的认可度、美誉度,还会促进销量,那咱们的腰包就更鼓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大数据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宋旭介绍说。

  当日,自治区农牧厅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与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在此开展“你承诺我检测他放心”为主题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日活动,向呼和浩特100家种养殖生产主体发放合格证打印机。“以此推动这些主体先行一步,试行合格证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种养殖主体责任意识,通过承诺提高其自产农畜产品的价值,提升农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感,为实现种养殖主体和农畜产品消费者双向受益提供可借鉴的模板。”自治区农牧厅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白音说,他们计划今明两年内帮助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对所辖全域内300多个蔬菜、水果、禽肉、禽蛋、养殖水产品等五大类食用农畜产品规模生产主体全部配备合格证打印机,推动呼和浩特市食用农畜产品在内蒙古率先实现全部附证上市。

  下一步,内蒙古将以呼和浩特市为模版,由点到面,2022年年底,对内蒙古不少于2000家农畜产品生产主体配备合格证打印机,对不少于200家农畜产品生产主体配备速测仪并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每个盟市至少培育出两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合格证试行样板,最终实现内蒙古农畜产品无证不上市,全程可追溯,整体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推动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2019年,农业农村部要求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内蒙古2020年开始试行,两年来,内蒙古共有2812家种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实施合格证制度,开具合格证23万余份,附证上市农畜产品5.7万余吨,为附证产品开展质量安全检测1418批次。(记者刘晓君 实习生景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