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

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借力科创资源打造京津冀高效新质农业

时间:2024-08-09 15:47:55 来源:财会信报

  本报记者李健 通讯员高长安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模式动物项目”)现场,见到繁育动物房、遗传实验楼、表型实验楼等主体工程及隔离检验房、动力站房等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实验楼内,几名科研人员在遗传测定平台正认真进行数据分析。

  “‘模式动物项目’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的工程建设部分已经于2022年11月完工。继2023年遗传测定平台和超算平台投运后,今年又陆续部署了病理平台、体液分析平台、代谢物平台、手术平台,影像平台已经部署高端多模态成像设备PETMRI 、PETCT。”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主任张树川介绍,目前该整体项目已完成投资约5.1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并全面运行。届时,将年培育实验猪6000头,年获得新基因或明确功能20至40个,年制备遗传修饰动物模型10种以上,年申请及授权的专利50至70个。

  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慧表示,园区内除了“模式动物项目”外,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项目、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涿州实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葡萄无病毒原原种苗培育基地取得多项成果;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年生产悬浮种衣剂达5000吨、干粉种衣剂1000吨,销量在全国种衣剂行业中排名第一;河北四方食品有限公司果干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河北庚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11个村生态化种植紫玉米……

  近年来,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按照按照“申建并举、以建为本”思路,在推进保定(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中,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研发优势和专家智库资源,初步明确了以“打造京津冀高效新质农业”为创建主题,持续壮大以现代生物农业为主导,以食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和猪全产业链为支撑的“1+3”产业集群,努力建设现代生物农业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农业产业孵化转化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区、农业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样板区。

  “目前园区内聚集了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等众多科创资源,拥有12个院士团队等2000余位优秀人才,已建成1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85家省级平台。”张慧表示,近五年,涿州市投资近30亿元建设了包括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在内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及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22家,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55项,每年近2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园区进行科学研究和转化实验,其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

  该园区借力科创资源,紧盯重点产业发展,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给予土地、科技、人才、金融、财政等方面支持,不断推动生物技术、数字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规模性企业资源集聚。

  在构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中,该园区成功打造了以秋实、四方、绿巨人、老碾薹、一担粮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千喜鹤、中林等对接合作企业作补充,众多中小企业聚合力的食品加工业“雁阵”。其中,秋实公司是国内首家掌握赤松茸液体菌种生产技术企业,主要产品赤松茸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河北一担粮酒业白酒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省第三。食品加工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冷链物流、食品营养学研发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023年,集群规上企业14家,总体营收达52.4亿元。

  该园区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补链,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等科创资源研发培育玉米、小麦、水稻、大豆、葡萄等作物新品种,发展精准灌溉、农业免耕、高效节药植保等农业技术,在生物医药研发、生物器官移植、生物细胞和生物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其中,模式动物、畜禽生物育种、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饲料、国家作物改良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范围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成果和服务。依托国家牧草研发基地,开展能源草产量及抗逆性评价、牧草多因素诱变和聚合育种技术、耐盐草筛选与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建设月季种质资源保持和培育基地,开展月季等花卉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和采后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嫁接、杂交等手段选育新的月季品系,广泛应用于围墙、道路、城市公园、特色小镇等绿化美化。2023年,农业科技服务产业集群产值达到40亿元,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科技服务创新。

  在推进猪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该园区围绕汪记食品、康宁小型猪养殖、灵熙食品等重点企业,依托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对接生物医药企业加快猪源生物产品制造延链,与智同生物、原子高科等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开展领域内对接合作,实现了猪产业“育种-饲料-疫苗-屠宰-加工-生物提取-生物医药”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其中,汪记食品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居河北省70%以上;康宁作为国家实验用小型猪繁育基地,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拥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单位。2023年,猪全产业产值达80亿元以上。

  “目前园区内现有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农业龙头企业28家,博士农场14家,驿站13家,双创企业5家,涉农规上企业21家。园区三大产业集群中,农业科技服务涉及68家,食品加工产业涉及75家。”张慧介绍,下一步,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将重点推进“六中心两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生活服务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努力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及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着力形成京津冀现代农业科技与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全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的创新引领示范样板。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