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银行保险科技金融发展方案出台

时间:2025-04-02 10:08: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未来5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施工图”逐渐清晰。记者4月1日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获悉,为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支持各级政府、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明确施工图

  《实施方案》明确,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制度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加快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记者获悉,《实施方案》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凝聚金融监管、科技、发展改革部门的政策合力,打好科技金融服务的“组合拳”。二是增加金融资源供给,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三是畅通科技三资循环,打通资本资金资产循环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加快产业整合。四是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为银行保险业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支持政策,并且在部分领域专门针对科技项目、科技企业金融需求特点提出了针对性举措,有助于银行保险业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科技金融。

  “《实施方案》是银行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的‘施工图’。”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第一,《实施方案》加强对科技金融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以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第二,推动金融业机制革新,为金融机构指明业务方向,尤其是为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提供方向;第三,打通创新生态,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加强机制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一是健全机构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内部管理架构,向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适当授权。二是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切实提升业务人员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三是做好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做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金融服务。一视同仁服务民营、外商投资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四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支持各级政府、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在娄飞鹏看来,在提高绩效考核的同时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将有效调动银行保险业从业人员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对于从业人员而言,一方面需要积极利用利好政策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在发展科技金融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管控风险。

  在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方面,《实施方案》要求,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加强与创业投资等机构合作,以及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其中,在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有序扩大至具备经济实力较强、科技企业数量较多、研发投入量较大、股权投资活跃等条件的地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研究扩大试点银行、地区和企业范围,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进行产业整合,畅通资本循环。

  另外,《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强化数字赋能,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增强企业识别和筛选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通过组建共保体、再保险等方式分散科技保险风险。

  在业内专家看来,《实施方案》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增加金融资源供给,畅通科技三资循环,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要坚持效率优先,由经营主体对科技企业和科技方向进行选择,政策主要是起到引导和建议的作用。毕竟,经营主体是最了解科技方向的,能够更好把握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另外,守牢金融安全底线,比如,银行信贷需要考虑借贷的安全性,要在借贷融资便利性和信贷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谈到《实施方案》落地时,盘和林如此建议。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财会信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701 蒙ICP备20001920号-1 

Copyright © 2016-2020 财会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710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